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历史知识点速记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2023-01-11 00:20 作者:要吃吃柠檬就要好好吃  | 我要投稿

这次内容估计会多很多,不知道老师之后会不会讲,反正先打一半吧


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拉丁美洲:

过程:

1.西班牙:15-16世纪中期

1496:圣多明各(海地)

16世纪中期: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整个中美和部分北美

2.葡萄牙:16世纪

在巴西建立殖民地

3.荷兰,英国,法国

除西班牙,葡萄牙以外的地区


方式:

政治:专治统治,建立总督辖区治理殖民地

经济:1.农奴制,种植园经济 2.掠夺南美洲财富 3.三角贸易 4.禁止与其他国家贸易 5.限制,阻碍殖民地经济发展


影响:

对美:

1.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形成,使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形成考迪罗制度

3.形成军人专政,维护统治

4.西班牙,葡萄牙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西班牙,葡萄牙语成为正式语言

5.印第安人几乎被灭绝殆尽

对欧:

1.价格革命,对社会结构造成冲

2.加速原始资本积累,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葡、西扩张特点:

1.带有浓厚封建与半封建色彩

2.掠夺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不久便走向衰落

3.移植宗主国制度,为拉美未来走向留下封建烙印


亚洲:

过程:

1.15-18世纪:

葡:在澳门等地区建立商站

西:菲律宾

荷:印度尼西亚

英:印度

方式: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垄断性贸易

特点:建立以商站为标志的殖民据点,以控制商路,获取垄断性商业利润为目的

为什么不直接殖民:此时东方封建势力强于西方


2.18-19世纪后期

英:两次鸦片战争

英法俄等: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英俄:控制伊朗经济与内政,划分领土

殖民方式:商品输出为主,武力为后盾


3.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英:缅甸,马来半岛

法:越南,老挝,柬埔寨

美:菲律宾

日:朝鲜

多国:瓜分中国

方式: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4.总体方式

西、葡: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英:垄断性贸易公司,武力侵略

荷:垄断性贸易公司

法:中法战争

美:美西战争

日:武力夺取


非洲:

1.工场手工业时期

地域:沿海

概括:在西非,中非,南非占领重要港口与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2.一工之后:

地域:北非(18世纪末,19世纪初)

概括:1.埃及成为争夺重点 2.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利用埃及财政危机控制经济命脉 3.1882年发动侵埃战争,建立殖民地。后以此为跳板对苏丹进行武力扩张 4.19世纪30年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向突尼斯与摩洛哥扩张

地域:非洲腹地(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

概括:为进一步侵略非洲做地理人文资料准备


3.二工

地域:撒哈拉沙漠以南(19世纪后期)

概况:列强加快侵略步伐,各自制定侵略计划

地域:非洲大陆(19世纪末)

概括:几乎侵占整个非洲

柏林会议(1884):

目的:解决矛盾与进一步瓜分非洲

内容: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划定列强势力范围

方式:英国2c计划,法国2s计划,德国以赤道两侧为主要发展方向

特点: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人民与地理情况

影响:列强瓜分非洲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无视非洲国家人权划定疆界,破坏当地政治,经济,人文构筑。给非洲国家的边界、种族冲突埋下隐患


非洲放弃三角贸易进行全面入侵的原因

1.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提高

2.交通工具改进

3.工业革命对市场需求增大

4.强大军事力量

5.非洲拥有庞大市场和价格低廉原料

6.医学发展

7.地理知识丰富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表现: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阶段特点:直接掠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原因:

1.根本:资本主义具有开放与扩张本性

2.资本主义具有制度优越性与生产力先进性

3.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特征:

1.殖民范围广泛性

2.殖民地民众普遍贫困

3.殖民地经济单一性

4.殖民地工业落后性

5.文化的基督化

6.政治的复杂性

影响:

1.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联系更为紧密

2.孕育着新的冲突,为一战的爆发埋下隐患

3.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灾难,是亚非拉地区贫穷落后的根源,客观上打破原有经济模式,推动现代化发展

4.形成西方支配东方格局,西方处于中心地位

评价: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战前)

先了解两个定意

民主革命:对内反对专制,实现民主自由

民族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建立独立国家


拉丁美洲:

背景:

1.欧洲殖民的长期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

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经济发展

3.启蒙运动思想启蒙

4.法国大革命削弱统治

5.独立战争国鼓舞

根本原因:西班牙与葡萄牙殖民统治阻碍拉美经济增长

过程:

1.1791~1804年

地点:海地

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

拉开序幕

2.1822年巴西独立

3.1810年~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领导人:玻利瓦尔与圣马丁

4.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1889年巴西政变,建立巴西共和国

5.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内容:规定土地,河流,矿物,矿藏归国家所有,对私产加以限制,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

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成果,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奠定基础

民族独立后拉美面临的局面:

1.大地产所有制阻碍经济发展

2.政局动荡,军事独裁,阻碍政治经济发展

3.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与政治渗透

4.1823年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大棒政策加金元外交

影响:

积极:

1.彻底推翻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一系列新兴国家

2.拉美大多数建立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

3.打击了西、葡的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局限性: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为什么拉美没有像美国一样发展起来:

1.拉美每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拉美地域过于广阔

3.人民群众深受压迫,对大一统中央集权有所疑惧

4.语言,习俗,心理差异大


亚洲:

背景:

1.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亚洲各国民族危机

2.亚洲国家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亚洲国家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代表:

1.印度(印度民族大起义我们这不考,所以还是不打了,毕竟我不是很了解)

1885年国大党成立,要求民族平等自治

1905年提拉克主张联合群众力量

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标志无产阶级登上政治争霸舞台

2.伊朗

1905年~1911年立宪革命

制定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结果:失败

影响:打击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辛亥革命


亚洲独立运动特点:

1.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

2.在斗争中,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建立本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提出自己斗争纲领

3.亚洲觉醒时期出现被压迫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战争中互相声援和支持的新现象

意义:

1.开辟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新时期

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专制制度

3.构成世界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开始和欧洲无产阶级一起向帝国主义冲击,揭开世界革命震荡时期序幕


非洲:

背景: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遭到非洲人民强烈反击

形式:武装斗争

事件:

1.埃及:1882年政党组织,对抗英国,抵抗失败,被英国占领

2.苏丹:1881年宗教宣传,对抗英国,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但最终被英国控制

3.埃塞尔比亚:1894年由皇帝号召,打败意大利侵略军,保持独立

影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削弱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特点:

1.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有组织的大规模反抗

3.领导者多样

4.斗争水平总体落后

5.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6.非洲出现政党,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总的意义: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削弱本国封建势力,推动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还有二战后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和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之后有机会再打吧

之前看评论,有同学想让我插入一些老师的图片。但我仔细想了想,我这笔记毕竟算是干货性质的,本来就有一大堆内容了。所以还是不打算放老师照片

都看到这里了,不来看看其他笔记吗


世界历史知识点速记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