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MARX'S MATERIALISM 之庸俗理解的反驳(未完成版)
前言:原稿为12月份的一个文案,原本预计年前发布并视频化,但因为种种因素最终被我鸽掉,由于今天所见过于谔谔所以提前发出来,本文仅对marx materialism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想要了解marx辩证法的同志可以去观看BV1Wr4y1P7Lo和BV1gW411a7Mo这两个视频

请原谅我这个看上去十分狂妄的标题,必须承认的是,我并不具有一种指认“何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正当性。但至少我可以凭借我浅薄的基础知识去判断,某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或是故意打扮成“马克思哲学概念”的诡异想法是有多么的庸俗。
什么是marx的唯物主义?要解答这点,我们应把目光先聚焦到一个对marx影响颇深的哲学家——费尔巴哈
可以说,在某些人的观念中,被他们所指认的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费尔巴哈或是莫泽斯式的唯物主义(尽管还有些带哲学家连费尔巴哈都无法获得。。。)。不过费尔巴哈这位古典人本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最后的守灵人也确实充满了迷惑性。而我们这期要做的就是先从解剖费尔巴哈的思路开始。
“自然感性的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式唯物主义的响亮口号。费尔巴哈指出:庸俗唯物主义者们固执地认为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是人拥有特殊的意识,但他们却忽略了意识运动而造成的本质变化,在这种庸俗唯物主义者眼里,意识不具有后验的意义,却又吊诡地具有先验的根本上的意义——即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分。费尔巴哈想要解放被几何学家和启蒙科学家所禁锢的被抽象的“感性”,因为这种被抽象后的感性无法代表真正的感性,它只能作为其形而上学领域的概念而存在。所以事实上,费尔巴哈这个被描述为“机械唯物主义者”的哲学家激烈地反对拉普拉斯妖式机械论。他设置“感到痛苦的实体”以批判先前的抽象的甚至是没有知觉的实体,他认为没有知觉的实体无权宣称其本身的存在。特别是某种看似张牙舞爪满口“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恰恰继承了绝对唯心主义的一贯本质——一种抽象掉了人的感性和作为对象性的物质的唯心主义,所以相应的,在费尔巴哈那里,“物质”的就是“感性”的。而费尔巴哈也以“感性”进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黑格尔的“观念之中介”被替换为人的直接的感性活动,“绝对观念”被替换为了“类本质”,并用异化论来修正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尽管费尔巴哈凭此认为自己完成了对黑格尔的扬弃(同时也收获了马恩的高度战术赞扬),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对象化”与“异化”都是被肯定的,就比如说那句经典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然而费尔巴哈,却深陷旧人本主义泥潭无法自拔,无法走出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困境,这也是属于青年marx的困境。被费尔巴哈抽象掉历史性的唯物主义最终变成了一种对现实无批判性的名为唯物主义实为唯心主义之粉饰的怪异缝合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由此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既是在费尔巴哈不考虑历史时,它看似是唯物主义的,但当他考虑历史时,他又无疑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的这一致命错误给了同时期另一位哲学家施蒂那向他开火的机会,他指出费尔巴哈式唯物主义那任遗存的抽取历史性的本质观念依旧是一种形而上学,是一种独属于人的宗教。这样的批判同样也深深地影响了marx,它使得marx意识到:费尔巴哈及其代表的唯物主义势力,一直在制造的不过是一种无法回复到现实的具体时间性上的一厢情愿的形而上学。尽管费尔巴哈承认感性的物质活动,但他却将物质设定为一种可以直接触及的不变物,费尔巴哈喜欢“感性”的和“自然的”,且妄图恢复它们的崇高性。然而,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代,自然却总是被人们内化为一种人造客体,总是趋向于被描述为一个应当被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所考虑的“部分”而非一个“整体”。同时随着费尔巴哈把“物质第一性”确立为其唯物主义的基础时,它就注定成为一种阿多诺所说的“概念拜物教”——把概念当做抽象的名称,忽视了概念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它的特殊意义。
那么,marx又是如何走出费尔巴哈的困境的呢?其答案便是,若想要让唯物主义成为对抗形而上学的中坚力量,其就必然要成为具有历史性的和过程性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由此被marx创造出来,但我们应继续追问,marx的物质和历史较以往到底有何不同?
对于marx来说,物质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其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人”的关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才让marx得出了那个著名的结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1卷,第56页)”
而历史在marx的观念中,也不再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件的集合的统称。历史,总是当下在场的,建立于人类主体实践之上的。历史是正在生成的。
“人类历史从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