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Apocalypse
“阿华,你在看什么?”小美在去茶水间的路上路过同事阿华的办公桌,看见他正对着一个花里胡哨的购物页面拧眉沉思。
阿华抬头看了小美一眼,突然眼神一亮,抓住小美说:“对了,你家也养猫对不对?帮我参谋一下猫咪驱虫怎么做,我想趁购物节薅羊毛呢,但是产品太多了,眼都看花了。”
小美扑哧一笑,拍了阿华一巴掌:“一看你就是刚养猫的,那么紧张。你家猫一直家养吗?”
阿华点点头,小美答:“那就不用做那么频繁的驱虫啊,我家的都是每年去打疫苗时才做一次,一点事都没有。”
“啊?但是我家还有狗诶,狗会外出,所以猫也一起做比较好吧。”阿华认真地说道。
小美后退一步,故作惊讶道:“你、你莫不是那种每个月都按时给狗做驱虫的教科书般的主人?”
阿华挠了挠头答:“对,每个月都做。”
“体外驱虫每个月一次?”
“嗯。”
“体内驱虫每三个月一次?”
“嗯,但是现在也有推荐每个月一次的,要看产品。”
小美鼓起了掌:“遇上你这样的主人商家可真是太开心了。你哪是在薅他们羊毛,你是被薅的那个啊!”
阿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小美想到阿华确实是做事都一丝不苟的人,配合地点了点头。
“但是啊,”小美说,“现在都很少有人按时给猫做驱虫的啊,因为猫大多都只生活在室内啊。干嘛不省了这笔钱。你自己慢慢看吧,祝你好运。”说罢,小美去茶水间泡咖啡了。
阿华留在座位上看了看载满驱虫产品的页面,确实每月销量都只有少得可怜的个位数。科学养宠曾经一度很流行,驱虫产品销量节节攀升,品种层出不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种潮流的势头渐渐没了,又变回驱虫产品不普及前的模样,只不过过去是不知道驱虫这么回事,现在是都知道驱虫这么回事但是不再主动去做,因为老老实实按时驱虫的仿佛和从不做驱虫的没区别,傻子才花那个钱。
阿华思索了片刻,还是选了个全面的驱虫药,数量选择12,加入了购物车。
斗转星移,最先让大家觉得异常的是猫友群里相继有人哭诉自己的猫咪离奇死亡。有心人把这些事例都整理起来,以为这是跟猫粮有关的集体中毒事件,想找出证据,但是并没找到关联,只是发现猫咪死亡前都有诡异的原地打转、前肢离地、东歪西倒的神经症状。这些症状后来被称为“猫咪舞蹈综合征”。
再接着,新闻媒体也相继报道各个社区的爱猫人士发现小区里的流浪猫纷纷死亡,不是集中在一片地区,而是全国各地都有。很快,国外也出现类似事件。猫咪的数目在急剧减少,但原因不明。各国的兽医和公共卫生机构都开始展开调查。
阿华的日子还是很平静,每天上班搬砖,下班遛狗。对了,狗都没事。直到有一天,阿华正在座位上做表格,小美突然冲到他桌前,双眼红肿,止不住抽泣地对他说:“阿华,我家猫死了。”
阿华很震惊:“你家妞妞不是前几天还在朋友圈过生日吗?”
小美一听抽泣地更大声了:“是…是的,它才刚过完十岁生日,我以为它至少还能再陪我十年。它还那么得健康…啊…”
阿华安慰着小美,问:“发生了什么事?”
“是舞、舞蹈综合征,突然之间就不行了…发现的时候已经抽搐了,送到医院时就不行了。”
阿华也是一脸悲伤,养猫的人都懂。这种病到现在还没找到明确的病因,致死率还超高。谁也不知道意外会在哪天降临到自己家猫身上。
后来,在全球猫的数量锐减到原有数量的百分之一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寄生虫。它不属于当时生物界认知的任何一个界门纲目科属种,因为形似神经细胞所以迟迟没被发现,它仿佛拥有自己的智慧,可以伪装成神经细胞甚至释放相似的神经递质。这寄生虫就仿佛是外太空来的外来物种,悄无声息地感染了猫咪。
幸存的猫也被研究,发现大多数猫都是按时驱虫的那类,而这里面一部分养猫家庭很多也跟狗混养。研究发现这种寄生虫在按时驱虫时不会发作或感染,但是驱虫中断达六个月以上它就开始活跃起来让宿主发病。最终,全球养猫人士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驱虫运动。猫咪的数量又开始缓慢回升,人类又再次感受到幸福。
“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祖先曾经历的一场浩劫。”猫妈妈合上面前的《猫经:启示录》,对面前毛茸茸的小崽子们说道,“你们有什么启发吗?”
小猫咪们打着哈欠,懵懵地答:“我们让人类感到幸福。”
猫妈妈给了个鼓励地微笑,说:“很好,还有没有别的?”
一只小猫积极举手:“狗狗保护了我们。”
猫妈妈点点头:“对,那时很多养狗的家庭会顺便给猫驱虫,所以那些猫活了下来。我们的祖先就是其中的一支。”
看小崽们都很困了,猫妈妈就不再追问,做出了总结:“记住,不要咬喂驱虫药的手。我们睡吧。”
月亮高挂,夜里静悄悄,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