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森林游隼——埃氏长臂混元龙

2022-08-28 13:39 作者:梦轩散客  | 我要投稿


原型:长臂混元龙

埃氏长臂混元龙

成年平均全长2.7m,极限个体全长3.6m,体长1.7m,臀高1.1m

翼展4.3m

体重24kg

分类:泛动物界,异脊索动物超门,曲脊索门,泛脊椎动物类,鳍肢高纲,四足形态类,管肺超纲,奔蜥型纲,嚼齿形态类,双足形态类,虚骨龙小纲,拟神龙超目,异形羽形态类,混元龙超科,奇翼混元龙科,长臂混元龙属,埃氏长臂混元龙。

同属近亲:二米级别的霍氏长臂混元龙;

               一米以上的长尾长臂混元龙,羽翅混元龙,夜光长臂混元龙;

               半米级别的善攀混元龙,蛙嘴长臂混元龙,毒羽华丽混元龙;

                半米以下紫金兰花混元龙,奇异兰花混元龙,四翼长尾混元龙,蜂型长臂混元龙。  

现实中长臂混元龙复原图
羽翅混元龙(小盗龙复原客串)
四翼长尾混元龙(又是小盗龙复原客串)

      它们是一种兼具现实中驰龙类与善攀鸟龙类特点的独特生物,被认为是众生联合的象征。它们长期栖息在黑暗森林,尤其是其中的开阔区域,很多旅行者在探索黑暗森林时都会选择请求埃氏长臂混元龙的护卫。从出生时体长不过15cm,翼展22cm的小家伙长成翼展超过四米的林间霸主,超高的速度与灵活的机动是这些群居动物的战斗力来源。成体的埃氏长臂混元龙最高陆地奔跑速度为48km/h。凭借前臂转变为的巨大皮膜翅膀与羽毛延展后可以充当翅膀的双腿,它们的水平飞行速度虽然只有75km/h,俯冲速度超过517km/h。在高速下,它的尾部羽毛可以打碎气流,产生一种与大多数单脊索动物内脏共鸣的声波,让对方乏力恶心。它们比例硕大的弯爪有很大的金属元素富集,强度非常大,可以支持俯冲扑击的强大冲击力。

埃氏长臂混元龙修长的头骨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彻底消失的牙齿和巨大的眼睛,同时可以看到其颅后急剧膨大的空间,其中有全科最大的大脑,这是智慧与战斗力的源泉。在喙上面的皱突上一般长着一个小的角质角

      它们嘴巴中后部虽然有很长的吻部,但是所有的牙齿全部已经退化消失或融合成喙,以此来加强头骨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嘴巴前部的牙齿与头骨融合形成了有一对刃齿状凸起的斧状喙,头骨中留给毒腺的空间彻底退化消失,使之拥有厚实的外形和极高的强度。喙上面有两个较小的可能是保护鼻孔的小角,下颌尖部也融合形成了一个尖角可以配合高速划伤对手。虽然头部较小,但高度发达的肌肉创造出惊人的咬力。这种动物有极高的智商,不仅可以采取轮流冲刺的方式共同捕捉体型巨大的猎物,也可以迅速找到对方的弱点。在与丛林中其它物种尤其是多种智慧生物的长期互动中,它们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会用爪子在锡纸兰遇到压力会变金色的紫色表面刻画符号表达意思,拥有巢穴和较为简单的工具。它们的叫声有强烈的震慑效果,尖利而不失雄壮,可以传播很远,叫声的不同变种也可以传播信息。

     

埃氏长臂混元龙手绘图,可以看到远长于后腿的手臂翼膜与周身羽毛,不过这个图中的头部明显画小了。
有部分个体头角突出,特别明显,而喙则较小,在西南部沿海种群里相对常见
平均个体的埃氏长臂混元龙与地球人的对比

      埃氏长臂混元龙生活在伊芬底特星的黑暗森林沃鲁目中,这是一个由柱状的巨型地衣,发光的大型苔藓或真菌与各种红色和紫色低矮植物和高大金叶树木构成的热带雨林,恒星普德兰纳斯的光芒透过终日不散的森黑迷雾照进森林,在地表看来还没有发光真菌来得明亮。在这样的环境下,埃氏长臂混元龙全身羽毛和皮膜都是黑色基调,少年时羽毛边缘上面的红色花纹会在成年后变为蓝紫色,头上的角也会变为蓝色。它们的舌头也是蓝色,嘴里似乎会吐出幽蓝的火焰。它们的瞳孔里不仅有反射膜,还有发光色素,如同在黑暗中的两粒萤火。它们可以看见从紫外线到微波的全部色彩,视觉在黑暗中极其敏锐。当然,埃氏长臂混元龙的生活范围趋向于林中比较开阔的区域和大河流域,偏向泄湖海岸的区域和偏向于山地草原交接的地代也是它们的居所,真正的密林深处密布的枝桠对于翼展很大的它们是不小的影响,不少森林深处种群的体型都有所缩小。不过彪悍的武力值确实让它们即使深入也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有些许余力。因此,不少深入雨林的部族会请这些富有智慧的猛兽作为向导和保镖。按照一些说法,它们的文化和制造业就是在这些接触中逐渐吸收周围部族文化和能力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沃鲁目的白天,阳光艰难地透过层层树冠和迷雾照向地面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森林游隼——埃氏长臂混元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