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之道7实测 | 舞鞋—李宁全城7

前言

李宁在实战球鞋的进步是能让人明显看见的,在产品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品牌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虽然还未及nike、adidas的国际知名度,但可以说在韦德系列的带领下,李宁在世界范围内正渐渐地被大众所熟知。(希望不要把李宁吹膨胀了)
作为李宁的当家代言人,韦德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按照正常情况下,韦大爷应该穿着正代wow7陪伴自己nba的最后一季。实际情况却是韦大爷屡屡上脚韦德系列的支线全城7代。那么这双有些篡位含义的全城7代有什么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层层剖析
穿着感受

穿着:3.5分
现在大多数购买球鞋的消费者不仅注重这双鞋的实战性能如何,还希望这双球鞋兼顾平时的穿着使用,那么这个时候一双球鞋的穿着感就尤为重要了,毕竟平时压马路的发力点和打球时的会有所区别。
全城7在这个方面表现得中规中矩,不算轻的重量,全掌内靴包裹,云科技缓震,厚实的turboinsole鞋垫等等的配置,想要boost的踩屎感就太过分了但还是能感受到软弹的,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穿着的需求。
脚型偏宽或者脚背高的同学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外观上更不必太过担心,骚韦的名字可不是白来的!


包裹性能

包裹:3.5分
其实一直有关注韦德系列的朋友都知道,全城系列的新品基本上都是参照韦德正代的设计所出产的。可以回顾全城5、6都是如此,而这回全城7参照的很自然就是韦德6代了。
不过于小编个人而言,全城7在颜值上会小胜韦德6代,虽然都是侧边大车轮,但是那条二段式绑带实在太帅了(小编可能是魔术贴控),不仅好看还很实用.

比较中端的编织面料和前掌部分的热压层会让穿的人有更贴合脚型的包裹感和保护感,再配合前几代都没有的内靴设计,不跟脚的情况是不会存在的,至少中后段的包裹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但前掌。。。你懂的。。。
侧边的大车轮TPU则是保证了横向移动的支撑,不会让鞋身发生严重形变。鞋底部分的防侧翻设计也让这双球鞋打上合格实战鞋的标签。在包裹性这个方面能给全城7打上高分。

缓震性能

缓震:3分
全城7中底用的是李宁这两年一直在宣传的云科技缓震技术。这项科技的核心在于冲击化软弹,也就是说在球鞋使用时需要中底气囊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即材料对力的吸收从而转化为回弹力。从第一代的硬如板砖,到现在云科技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而全城7上“云”从定价而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鞋底整体重心还是偏高了,没有明显的着地感,幸好前低后高的设计能给突破带来少许改变。这双鞋没有过于具体的体重要求,不过体重太轻的同学能得到的弹力反馈可能没有预想中那么优秀。

我非常强调一个问题:对于中底技术不能一味追求软弹,在篮球鞋这领域不只有踩屎感,中底还要保证运动员在运动中能有一定的反馈,去完善自己的突破方式和发力点。所以只因为李宁云不够软弹就判其死刑就显得太不专业了。
在另一方面,打不同位置的选手所能得到的缓震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打个比喻,一个打后卫的选手穿全掌max科技的战靴,除非故意而为之,否则鞋底很难说看到什么变化。全城7的缓震方面我给中等的评价。

抓地表现

抓地:3.5分
全城7不仅在外观上很像韦德6代,就连鞋底也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分区域的大底,各个方位的三角纹路,中段突出的模块,这样复杂的鞋底纹路设计保证了这双鞋的抓地力。
高耐磨性的tuffrb橡胶则保证这双鞋在实战场上的耐磨性,两者一结合能达到了1+1大于2的实战效果。所以不用担心,尽管摩擦这双鞋!



购买建议:
有人说这双全城7的设计思路其实更像之前的808,但仔细一看全城7的设计细节、设计彩蛋却不是808所能比拟的。如果之前对韦德6代的大车轮和设计细节非常喜欢而且很像小编这样爱上那条WADE AC7绑带(绑带扣用的是金属材质更耐用)那么不用思考就是它了,全城7。
更重要的是不用400的价格!!说了那么多,你要带它回家过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