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饕餮 思想盛宴——王慧斌当代艺术研讨会实录
出品/知识空间
主编/北京意趣阁

王慧斌当代艺术沙龙揭幕庆典暨新作品研讨会2022年1月16日在京举办,新老艺术家济济一堂,各地艺术家通过视频连线踊跃参与。以下是研讨会实录,分为文学组、书画组、机构组。

上篇 文学组实录

叶笑天(著名诗人,电影导演):
我们用大历史来解读王慧斌的画,了解了古代的《山海经》。只有了解了中国元素、西方历史才能真正地解读王慧斌的画作。
王慧斌的作品总是引人深思的,对哲学深刻的思考使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理解。
艺术和文化本质上是灵魂的交流、思想的交融,不应该分裂为主流和非主流、当代和古代。所以我们应当用连续的思想,在作品中找点、找线,这样才能更好地解读王慧斌的画。


火凤凰(作家):
又见胡子哥的新作,挂在展厅,大气磅礴,气势夺人。
每一次看胡子哥的画作,都让我感觉有一种东西压迫着神经,是杀伐之气,又像怒吼之声,在作品面前,那种硬气和悲伤,让我屏息难言。
胡子哥的作品不属于大多文人喜欢收藏的雅物,它更像是一种思想深处的爆破,需要深邃的欣赏和懂得。
胡子哥的作品中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而他又将这种文化厚度用最简单甚至锋芒毕露的形式展现,给人以举重若轻的坦然。
艺术家的作品可托心言志。胡子哥的作品自成一脉,铁骨铮铮,不媚不俗。这是他艺术的化境,亦是人品和性情。
今天,我只看胡子哥的作品,就像我们看夕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一样,让它成为心灵上的念想和慰藉。


周中华(哲理诗人,漫画家)
这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一种陌生的艺术。
艺术展现的是个性,是个人的故事,同时也是社会历史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如果这个个性是个人经历苦难的过程,同时也代表着民族对于苦难的超越,那么这个个人的个性就代表了时代的个性。

李红梅 (诗人):
一次次品读王慧斌老师的作品,一次次被这作品所感动,每一幅画都蕴含着历史与哲思,世界的、中国的、艺术家的……融合成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艺术。
这种至高的艺术家视角与超强的艺术表现力,构成了王慧斌老师作品的独特魅力,必将在艺术长河中留下经久不息的浪花。
冬天已经太久了,春天正在赶来,期待王慧斌老师及各位艺术家的春风吹开神州大地的艺术花蕾,吹开世界的艺术花园!

中篇 书画组实录

祁志龙 (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
当代艺术市场艰难,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平均文化水准在提高。
王慧斌的画是叙事性的、文学性的、连续性的,成功地用古代神话元素讲现代社会故事,堪为古今一体,格局天成。
当代艺术是具有多样性的,市场不断需要新的兴奋点,乐见王慧斌不断创作出耳目一新的作品。


沈敬东 (当代艺术家,后波普艺术杰出代表)
王慧斌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特立独行的人物,数十年来如一天,坚持自己的理想,勤奋耕耘,坚持不懈,得到了圈内外的瞩目。
愿王慧斌以此为契机,更上一层楼,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华继明 (宋庄当代艺术学会主席,后波普艺术代表)
我收藏了不少作品,其中有几幅是王慧斌的。
作为画家为什么收藏?
首先不能想着要发财,而是通过收藏其它优秀画家的作品,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
同时用画家和收藏家两个不同的视角来欣赏艺术作品,会有更深层的体会和感受。

胡向东 (艳俗艺术重要代表)
王慧斌当代艺术,为什么难懂,因为王慧斌超越了传统,充满了哲学思考,理解他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交流活动。
祝愿王慧斌通过鸟笼,不断探索艺术的边界,不断创造新的可能。
蓝京华(当代艺术家,策展人)
王慧斌是我认识的艺术家里最勤奋、最执着也最低调的。
我欣赏他不单单只是因为他的勤奋和宽厚的个性,而是因为他创作出一大批非常有思想深度和人文内涵的作品。
艺术家说到底都是必须用作品说话。
他的每一个作品的构图都是波澜壮阔的史诗巨制,往往取材于中国远古文化传说,诗经、山海经、河图洛书等等,然后对图像加以转译、解构与重组,他的作品具有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气息。
他作品里经常出现的鸟笼与鸟人是他对社会观察的镜像呈现。艺术家是不需要技术的,王慧斌用最朴拙的手法刻画出他心中最原始质朴的形象。使作品更具蛮荒的力量。
他不是一个画家,他是一个以生命去体察人类生命里的一切幸福史与苦难史的哲思者。


胡天遥 (艺术家,批评家)
王慧斌作品中的寓言意味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虽然看似取材于《山海经》,讲述的却是当代的故事。
当代艺术大多都在探索所谓的形式,试图打破艺术的某种边界。其实很难做到,同时又很容易达成。看起来很矛盾,其实正说明了艺术没有边界可言。在如今21世纪的语境下,艺术边界拓展相比于高科技领域,显得十分幼稚和无聊。更重要的是,所有成功的艺术边界拓展,都是一次艺术向非艺术转向的越界行为,是艺术向其它方向发展的“流感”式的时尚之举。
回归艺术本身的原点,将观众带到一个神话的世界,却又无时不在寓言当下的现实。用神性的思维方式,描绘着当代人不能或不敢表达的现实。这正是王慧斌寓言艺术的故事性和象征性,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原因所在。

闫道辉(外交部书画协会会长):
慧斌画风:涵浑苍泽,法有所依,方有所变,深造尽得,隽秀山河。
高山流水,画笔传神。
淡墨写出无声诗,恋头树顶墨痕新。
挥泼云烟笔底春。
风光如许何方览,妙笔丹青仗斌君。
李倩(北师大艺术教育社会学博士)
王慧斌老师的作品放眼看过去,形象、笔触再到色块的组合,能让人轻易的记住他的艺术,他的作品必定经历了千锤百炼的深思。
这些高度可辨识的符号是神思的提纯,也是艺术语言形成体系的结果。
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将象征自由的飞鸟与象征禁锢的鸟笼这一组悖论进行了结合塑造出了一系列的符号,隐喻巧妙,充满着灵性,引人不禁想要探究这些符号。
王慧斌老师也深沉的赋予他的这些艺术符号以他的人生哲思,从神秘古老的《山海经》、上古的神话传说再到对西方形式的解构后的新运用,以及对当下人类命运的悲悯情感,都被圆融的融入到他鲜明的符号叙事中。
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他的艺术坚持、艺术探索以及他奇妙的人生故事。
刘伟(当代艺术画家):
有的艺术家不屈服于社会的发展潮流,而是遵循自我内心的想法,王慧斌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可能不是主流的、流行的东西,但是他是独特的、有冲击力的。
王慧斌的作品和他平时的为人存在着一种分裂性。在平时的生活中,他是一个随和轻松的、广交朋友的人,但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他是孤独的、束缚自我的。
艺术家自己的苦难只有自己知道。

下篇 机构组实录
先锋艺术:
今天,有幸欣赏了王慧斌前辈的笼子系列主题画作。总结起来,只有一个词——震撼:视觉的震撼,心灵的震撼。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王慧斌老师的画作中,我读到的是我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凉。在这个越来越热闹繁华匆忙的社会,隐约中,还有一个声音,那就是被忽略、被遗忘的,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和不屈的倔强。

当下的文化艺术,越来越中庸之道和颂扬主义;作为大师级艺术前辈的王老师,这些以笼子为表现元素,粗旷的画风,沧桑的色彩,东西方古今人文多元文化典故穿越时空的叠加,尖锐中富含哲学思考的画意,宣告着“没有投降”,既是在批判着禁锢,也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艺术家的拳拳之心;更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无论潮起潮落,这些作品终将是不可磨灭和复制的当代艺术砥柱。
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泉艺术空间:
王慧斌老师是一位很执着、很勤奋的艺术家,在他的个人的精神气质里隐喻着具有东方厚度的哲学意境,他的每一幅作品的背后几乎都涵义着一个故事的传奇。
他用独我孤立的绘画语言来描述自我的人生传说,他有着明显的个人绘画语言体系,绘画作品的色彩明亮并有着很强的力度感,他用笨拙的笔枯来呈现自我真实的精神能量,这是他的最可贵之处。

知识空间:
笼鸟人渴望自由,但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形象。
自由与束缚,西方艺术与中式表达,历史记忆与当今解读……王慧斌老师用其画笔给出了一个他的回答,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与思考。
中华文化从不是封闭的、保守的、静态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的,它在自己的历史行程中总要吸纳外民族文化的精髓,融于自己的血肉之中。
王慧斌老师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又迈进了一步。
意趣阁:
新年之际,回望来路,坎坷和崎岖都化为成长的养料;看看前程,持续的奔跑让自己越来越接近梦想,哪有空闲去蹉跎与哀叹?
作为艺术家,只有不断地灵魂拷问,不断地否定过往,才能不断地让艺术生命燃烧发光。
这是最痛苦的折磨,也是最极致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