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成本压力提升 杨伟琳表示谨慎涨价避免客户流失

对餐饮企业来说,近两年的困境除了疫情的影响外,还在于调味品、食材等供应链的涨价。有着三十余年餐饮从业经验的杨伟琳表示,这两年不仅餐饮企业生意难做,背后的供应链如调味品、食材等企业的生意也不好做。供应链企业生意不好做怎么办?涨价!

杨伟琳经过调研发现,自2020年以来餐饮原料价格便一路走高,今年的涨幅变得更大,甚至有些原料的涨幅达到二三十倍。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供应链端涨价,但餐饮企业面向C端却不敢轻易涨价,因为涨价往往意味着客户流失。
具体来看,从今年10月到现在,海天味业、涪陵榨菜、厨邦、李锦记、恒顺醋业、加加食品等多家调味品供应商集体发出了涨价通知,涨幅在3%至10%不等。也就是说,国内头部调味品企业基本上都涨价了。
在食材方面,从今年年初开始,牛羊肉、淡水鱼及部分依赖进口的高端干货食材涨价也非常凶猛。今年除了猪肉在降价,其他食材普遍在涨,“菜比肉贵”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对此,杨伟琳表示,供应端涨价后,餐饮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在短期内仍难以得到缓解。
那么,餐饮供应端涨价的原由是什么?杨伟琳对此进行了追根溯源,发现无外乎几个原因。
其一,今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造成各国农副产品整体供不应求;其二,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得生产、运输端变得更加麻烦;其三,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综上所述,各种原因相互交织影响下,推高了餐饮供应端的价格。
面临供应端涨价,餐饮企业要如何做呢?杨伟琳认为要谨慎采取涨价措施,因为现阶段消费者的钱袋子也并不丰裕,对餐饮的涨价变得格外敏感。涨价,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
“在这股压力下,考验更多的是餐饮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杨伟琳说。
除了涨价这个不太靠谱措施外,餐饮企业面临这场大考,还可以选择加大线上外卖渠道的投入,这样可以降低店租成本;可以跟供应链企业合作,通过推出预制菜降低成本;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产品、菜单,助推利润高且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未来几年,餐饮企业都会面临成本端的压力,以及消费者钱袋子不丰裕带来的客流量压力。所以,餐饮企业要做的是,如何更好的活下来,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基业长青。”杨伟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