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人看肖战相关事件【村正拉坎皮】
PT人看肖战相关事件【村正拉坎皮】
大到懒得吃的瓜也是存在的嘛(´Д`)y-~
说在前头的话:【村正拉坎皮】专栏如标题一样,只表达作为普通人的村正本人的愚见(100%有不对的地方),只是一种观点,而观点千万种,套用萧伯纳曾经的比喻,思想如同苹果,虽然没有完美的苹果,但每只苹果都有甜美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是表达观点,不是吵架)。
Ps.文章尽量使用真名,毕竟现在应该没有“文字狱”吧(感觉自己写个文章畏手畏脚的,很是烦躁)

虽然说,距离227事件已经过去了数个月,官方公众号都出来表态了,但是关于肖战的讨论热度却几乎没有下降,b站依旧能刷出新的相关视频,空间依旧骂战不止。
本人的性格是懒得理会,基本室友谈恋爱都没兴趣问一下那种懒。然鹅,这次的肖战事件却不得不了解,当然不仅仅是村正本人新闻系的专业需求,更多的是空间不间断过的骂战。而且,起初秉持着被鲁迅先生唾弃的“看客”心理,更是不愿招致什么麻烦事,
不过,今天发文一方面当然是参与一下b站的活动(嘿嘿嘿);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不少自己的观点想要表达罢了(当然可能存在不少错误,希望大家指正,毕竟村正只是个普通人)。
同人文与侵权
首先,我们来从事情的起点说说。事情爆发的最起点,恐怕就是ao3被墙和LOFTER整改开始。且不说,那些数据啊,事例啊等等说多少写手啊,画师啊,被网暴或是失业,乃至自杀等事件。
我们撇开这个事件,来看同人文和一开始有关“健康”、“侵权”等问题。我虽说不是学富五车,但也看了不少名著啊、小说啊之类,对文学作品好歹有初步的认识。
其实,我一直蛮好奇,审查机制中对“健康”一词的定义,我在小学大概四五年级的样子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未删减版本),很厚一本,里面就有涉及男女关系皮毛的描述,但是这是一本宣扬红色精神的书籍,当时看下来也只觉得热血沸腾;
之后,在初中看了《丧钟为谁而鸣》,里面有一段对男女欢爱的描写唯美到堪称艺术,看完才意识到指的是那事儿,不禁拍岸叫绝;
高中又接触了《檀香刑》、《失乐园》等书籍,里面对那方面的描述,是那样的露骨而直接,但是也让我很触动,因为那些描写是叙述其故事和核心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类似灵魂的存在。
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他们都触及了那方面的描写,可以说是“不健全”的,但是又可以说是“健全”的。为什么呢?很简单,这些书本身就是给相应年龄段的人看的,而且如同绘画人体为基本功一样,在稍显专业的人来看,那不过是一段稀松平常的描写罢了。
让你父母来看,也是一个道理,不然你以为你是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生物的本能行为其本身不是龌龊的和不健全的,但是它可以被试图看成或变成不健全的人变成不健全的事。
同理,ao3上的耽美等露骨的同人文,虽然可能不能达到所谓的“艺术”的水平,但说到底,也是有相应年龄的。据村正普通的了解,ao3也是有相应的分级制度的(分级是好文明),等于工地做好了一切安全措施,门口也封好了,结果有人搞事翻墙进去被砸死了,那显然工地很冤啊。
Ost:U1s1,俺寻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像小学学的来着。什么年代会连小学教育都没学好的?(挠头)
所以,个人感觉上来,所谓“健全”相关,在分级制度国内没发完全实施的今天,自觉是关键,而不是灭杀,虽然有些文章不至于说是名著或是高尚的文学作品,但所谓城门鱼殃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可不希望,到时候跟我的孩子分享名著的时候,被ta说,“爸,《百年孤独》是禁书,《红楼梦》也不健全。”
再看“同人”,这个词呢是出自日语的,意思类似“相关”。不过,看这个解释的话,这个词的要素可能几百年前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实际上都有类似的情况。
第一,《水浒传》后面打方腊的篇章,我小时候听老师的说法是排座次后是罗贯中续写的,后来又发现金圣叹先生也改了其中不少地方,那么简单来看这罗贯中和金圣叹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同人创作;
第二,《西游记》某种意义上,算是吴承恩对《大唐西域记》的改编,也算是《大唐西域记》的神魔同人文;
第三,《三国演义》就不用多说了,《三国志》不少人也看过的;
第四,《红楼梦》的结尾有说法也是有人续了结尾,而且当时好多名著都是类“红楼”的风格的,不管是这续写还是类风格的都可以算是同人。
这么一看是不是觉得同人好强啊,其实也不是吧,好东西无论原本是怎样,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刷方才能鉴定出是好东西,当时估计也有数以百计的类似题材的作品,但是没能流传下来,除却各种外界因素,也可能是本质不好。
当然,一个平台上自然什么文都有,但是拥有“雨果最佳相关作品奖”(我这辈子都想得一个同等级的文学奖项)的平台,说明是有好文章在的,全盘否定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理,也是可笑的。至少我不会因为菜摊上有几颗菜有问题,就给菜摊生意给扬咯。大不了说一声,“兄弟,您这菜不新鲜啊,下次注意,这次我就不在您这买了啊。”
至于法律层面这里面,是否涉及侵权,多少相关度算侵权,那就真的不是村正这个普通人能知道的,但是欢迎法律专业和工作的小伙伴在下面科普(注意,非专业人士请勿瞎科普啊,记得注明自己是观点,哈哈哈)
公关失误?
实际上,在最开始,这个事件是有转机的。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矛头除了对盲目举报等行为,也是针对肖战及其工作室的表态的迟缓和随意。
不得不说,我虽然只是浅显地学了公关的相关课程,但也看了不少危机公关的相关事例。公关中,最大的忌讳也是往往最难做到的就是“第一时间”回应,一个组织人员越庞杂,架构越复杂,这一点就越难做到,因为信息的传递始终具有滞后性。
但是!
第一时间的表态是基础中的基础,就我个人而言,第一时间的表态是十分重要的,哪怕你的表态十分失格,十分糟糕,甚至让人不齿,那也是表态。
在普通人村正的眼中,扭扭捏捏迟疑说自己是好人的人远比爽快宣称自己是坏人的人来得令人作恶。
公关的对象往往是广大群众,而说得难听点,群众往往不是要什么“正确的立场”、“真诚的道歉”,他们不过是想听听你的态度罢了,你越快发声,说明你对事件、对群众就有多重视。
当然,这里村正和朋友也有小小的分歧,就是在肖战的个人发声上。
村正认为,因为肖战隶属于其工作室,应该不太可能自己有权力,随意在微博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朋友认为,肖战实际上可以在个人微博上,第一时间做道歉之类的表态,之后删除啊之类的也不迟,这里的不作为,不只是公关失误,也是他个人的问题。
村正本人更是偏向公关失误一点,我们回看之前蔡徐坤的事件,虽然性质不同,但表面上无疑都是类似的危机公关,蔡徐坤与其公关团队的表态虽然一开始也被各种抨击(而抨击本身从来不完全意味着就是错误),但就现在看来,蔡徐坤的发展前景依旧是较好的,至少社会的声讨变小(我自然也不是说声讨全是正确的)。虽然不算是完美的公关,但至少运营使得蔡徐坤的职业生涯没有因此受到持续的阻拦。
这就是公关的差异,再说肖战发声这个“慢”是什么概念。
刚说了,体量等会影响这个公关决策达成的过程,给个经典的例子18年星巴克门店12日发生种族歧视事件,15日CEO亲自前往道歉并宣布具体措施,之后一个月在全球门店持续实施该措施。星巴克是什么体量的公司,这里用了几天,先不说公关团队的实力与否,这个信息传递速度在18年就能做到,20年呢?
这真的只是“慢”吗?
粉丝与偶像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村正个人认为,随着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物件、现象的飞速更迭,语言的更迭似乎快有点跟不上了,毕竟一个名词、一个说法的接受是需要时间的。
粉丝这个词,村正找了半天,没找到最早的出处,不过也是外来词汇。在“百度百科”的词条中,是指“追星族”。但回头想想,真的现在粉丝都是追星族吗?不太是吧。
我是董事长(老菊)的粉丝,我会这么说,但是我是追“老菊”这个明星吗?不是吧。同理,很多人是太太和大大的粉丝,是创业成功者的粉丝,甚至是有名公司的粉丝,真的应该用粉丝自称吗?我觉得有待商榷,我们可能急需发明一个或一些词来区分不同领域的崇拜和喜爱行为的团体。
说到这,提一下,之前看过一个up主,但是名字不太记得了(知道的小伙伴可以科普一下),他讲得真的很有道理,他说我账号有这么多关注,但是并不都是我的粉丝,大部分人还是观众,大家不过是喜欢你的作品,而不是你这个人本身。观众和粉丝也是有区别的,就像观众和云玩家的区别(黑桐谷歌也曾在视频中不止一次强调过中间的差别)。
而老菊也曾说过相近的话,说up主是他现在的工作,和观众里面很多人的工作一样。明星也是一样,各行各业也是一样,一句话放在那边“大家都是人”。
对于商店店员来说,店内的顾客就是他的服务对象,同样也可能是负责对象;对明星来说,你的粉丝和观众就是你的顾客,同样也可能是负责对象。
所谓“粉丝行为偶像埋单”,个人感觉不是说照单全收,那万一你粉丝有个叫张三的,你怕不是一直呆在局子里了(玩个梗,如果有人真叫张三不好意思,我不是指你,见谅)。
这句话实际上内在的意思,就是你的粉丝的素质是潜移默化受你影响的,你需要的是对这个影响,或者说没能产生正面的这个影响负责。
作为一个称职的,具有公共影响力的人物,让喜欢你的人充满正能量、明白事理、理性行事也是你的责任。或者说是你作为一个中国的公众人物应有的属性。
而反过来,肖战事件中,肖战及其工作室最大的失误可能就是上文所说的公关失误(虽然后果严重),其他一些虚虚实实的事情实在不好说(村正是新闻系的,对现在网络的消息实在是难以轻信)。事情本身和网上后续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表面上基本是其粉丝和黑粉(?)跟各种圈子挑起的事端。
这些事端真真假假,一时难辨,今天开团的人,明天就道歉搞错了的事情也不少。不过,这也是现在网络匿名性下引发的众多问题之一,是切实存在的信息的不确切性。
但这些事端中,定然有不少确实是“真”粉丝所为,为什么这里“真”打引号呢?因为,我不太认为一个真正为所爱之人着想的人,会分不清所爱之人是否深陷泥潭,会给所爱之人强加意志。
很多微博说的“我们哥哥不喜欢”之类的言论,看得我这个普通人很迷惑。你们哥哥和你们是什么关系?就算老婆在外头,也不能如此断言自己老公不喜欢这、不喜欢那吧。好歹问问本人,是就是,“实事求是,视为知之者”。
至于,有些说,粉丝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我觉得吧,可以理解,但不能苟同。
打个比方,当我和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他人都没能有这样的幸福,当时觉得自己真是最厉害的人。但是,我并不会随便跟个路人说,“嘿,你个菜鸡,我女朋友可好了。”这样说,怕不是没经过社会的毒打哦,只能说,有这样的想法比较自然,说出口才是幼稚的表现。
另外,类似文字重合就说侵犯、网暴啥的,就算了,上一个有这样待遇的人老早前就不存在了,据我所知这样的人历史上虽然不少,但结局却都不怎么样,懂我意思吧。
反思肖战事件
每个人对这个的反思大概都不一样,有些人的反思是从不知道肖战到知道(比如我),有些人则是投身在骂战中(没时间反思,可以理解),而有些人则反思到网络的言论安全等等。毕竟,一个社会性的事件,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射,才是正常的情况,证明社会的理性仍然存在,人类进步的齿轮仍在运转。
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其复杂的思考,失去思考的人可能很难定义为人类吧,可能。
我反思着吧,之前看动画魂-Anitama的视频说“隔行如隔山”,也没错,但无论是什么行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似性,结构的相似也好,原理的相似也好,虽然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差异,但本质的一些社会上的性质是相似。
看看最近,波及多个圈子的各种事件啊,骂战啊,就能看出,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团体之前也是会有联系,而这样的联系在虚拟距离日渐接近的现在,变得渐渐明显。
马克思主义中,说世界万物是联系的、发展的。并且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普遍存在的。这是有道理的,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联系可能不像“唇亡齿寒”,那么单纯和简单,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就不是我村正这个普通人能参透的了。
除此之外,此次由肖战粉丝引起的大量事件,可以说几乎暴露了近些年所有网络中零零碎碎的问题,如滥用公信力啦、冒充粉丝抹黑啦、不理性追星啦等等。(这些网上大家分析得已经比较透彻了)
网络的匿名性给予了这些问题生发的土壤,也使得人性内部一些邪恶、愚蠢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这是必然的,也是亟待解决的。
还有,很多言论中所说的资本操控等深层次的东西,村正作为普通人无法去评论,一个难以或不方便证明的事情,既不能说是真的,也不能假设其实假的。
打个比方吧,即便警方发现有个明显和受害者的人有仇的人在犯罪现场,但是在发现凶器和指纹等强有力的证据之前,再怀疑也无法真的给此人定罪,懂我意思吧。
如果贸然指认,此人又心存诡计,可能还会恶人告状,实在危险。(至少普通人村正是这样认为的)
只能说做到警惕,尚存理智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一方净土,已经是我们普通网民能做的相当大的努力了。
当然啦,说了那么多,还是有句丑话要说,和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态度一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讲道理的人不是不会发火,只是怕火起来,不讲理的人可能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