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理智的红绳——狼与香辛料小说读完后记

“不知道是哪里的圣人所说,旅行即是修行。”还是一介旅行商人的克拉福·罗伦斯曾如是感叹过。带着这样的眼光去看西游记,也曾有人说西游就是一个人的修行:作为团队象征和战略的唐僧象征着头脑,是人的梦想、理想所在,须历经无数困难、经历现实的考验与打磨方能成熟;作为团队灵魂的孙悟空象征着不断跳动、有无限活力却显得颇有些顽劣的心,需要行走、经历,成为一位行者方能成熟;八戒和沙僧分别象征着肾脏与脾脏,分别是欲望和调和的外显。在这样的目光审视下,我更愿意认为,狼与香辛料这部小说,本质的内核也是一个人成熟而走向幸福的故事。
在初次见面的那片皎洁的月光下,站在车上裸露着身体而显得无比圣洁的贤狼赫萝与惊吓到坐在马车上盘算着自己小小荷包的行商人罗伦斯缔结了契约,契约之下一同前往赫萝的故乡的北方城市——约伊兹。这本是多么吊诡而不合逻辑的组合啊,不受任何事物约束的巨大狼神赫萝,精打细算、坑蒙拐骗的狡猾商人,好似在菜市场看到庙里的高僧与大妈讨价还价般,这么非现实的神话却发生在这么一名左手香辛料、右手金钱的现实商人身上,我似乎都能看见在小说的最后代表香辛料的罗伦斯将代表神狼的赫萝卖出以得金钱或者赫萝感召了这位商人而偃旗息鼓的结局。
然而作品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也更有设计美感的多。
原本象征着金钱的商人罗伦斯却对人有盲目的信任,对行商技巧了如指掌的他却时不时被骗,甚至身无分文沦落到找人借钱的程度,在作品的后期也可以看到,罗伦斯是一个心中有梦想、信念的商人,为了爱情牺牲了本在雷诺斯就已经拿到的旅馆转让权,在凯尔贝帮助损害自己利益的伊弗,照顾、带着流浪学生寇尔(就是这小子拐走了心爱的女儿,为了泄愤之后再提到就叫他“寇尔小鬼”了),为赫萝同伴的指骨而远上温菲尔王国,豁出性命帮助银饰工匠弗兰......这些事迹不过是佐证,在作品的最后,罗伦斯尽管在自己有一条退路且赫萝还劝其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却因商人的共同梦想(这个梦想并不是罗伦斯最初那个拥有一家小店的简易梦想)而帮助了绝境中的德堡商行希尔德一派,最终发行了太阳币让世界(至少是北方)走向和平。也正是因为这个,罗伦斯,包括后来的寇尔都被比喻为羊,说不上聪慧却意外的有信念和毅力,可谓是梦想主义者(看来支仓老师对男人的定位就是笨羊哈w)。
而最初代表着远在天边的贤狼赫萝却是充满现实与质疑的角色,赫萝拥有智慧、美貌、强大、权威、识破谎言的绝对能力甚至是一只佣兵团(开玩笑),尽管有着与时代脱钩数百年而知识陈旧或是字写的很丑(当然后来证实因为是狼所以眼睛不太好)这样的小漏洞,但也是绝对的强大,也正是凭借着这些赫萝足以在各方面碾压作品中几乎所有角色。但这样一个角色也是有自身的局限的,赫萝绝不是神,内心深处反而是一个极脆弱而敏感的少女,甚至由于过于聪明曾经钻过牛角尖(雷诺斯,也就是第二季动画结尾那里),她享受的是身边切切实实的美好生活与美好的事物(w),看重的身边切实的人,尽管有梦想,却也只能从高维投射出和罗伦斯一起共度生活、回到约伊兹这样可以不难实现的,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赫萝看透了虚幻而悟得了大道,但我更愿意相信这背后有人物本质上的某些象征。过于聪明的赫萝质疑一切,甚至是自己,甚至在与罗伦斯一起生活在纽希拉后还提出过类似庄周梦蝶那般的奇妙质疑,赫萝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用她的自尊和质疑掩盖,赫萝代表的是质疑、理性下的某种“现实”主义,理智主义(不是功利主义,不是功利主义,不是功利主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两人的交织是一种戏剧性的冲突,外表是欲望缠身的行商人内里却是一腔热血而蠢萌的罗叔,外表我行我素、不关心世事的贤狼赫萝却是真正的世事洞明,正好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作品的前期,象征理智、现实的赫萝无数次敲打欲想着赚大钱的罗伦斯,罗伦斯也跌落过无数的坑,尽管最后都爬了出来,这活脱脱就是现实生活中被社会毒打的年轻人;但在作品的中期后期,罗伦斯却逐渐能够左右两人的关系,雷诺斯作为一个全作中拥有巨大戏份的城市每次都是剧情的大转折点,罗伦斯在那里两次改变了因“人生若只如初见”而想放弃两人关系的赫萝,即使赫萝所述即是正论,梦想主义、浪漫主义开始逐步影响着极端化、虚无化的理智;在斯威奈尔中,罗伦斯与赫萝做了人(狼?)生中最后的一次冒险,赫萝看到了信念的强大威力而选择和罗伦斯厮守到罗伦斯先死那天并放任了他的最后一次冒险,罗伦斯意识到了现实的重要性在助力德堡和希尔德后偃旗息鼓,连希尔德也不得不感叹“如果我也能变身成为女孩子就好了”(果然公兔子都有女装倾向?@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帕姓VTB),最后的那副和谐的美丽带有两人深深的情感与默契,与最开始截然对立的冷峻生疏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我们这些读者亦或是普通人也正是如此,谁不是曾有梦想,在理(梦)想主义和现实(理智)主义(或者说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中找到平衡点,不正是赫萝与罗伦斯所有的狼与香辛亭这座冒出幸福的温泉旅店经营的秘方吗?


最初,帕斯罗村,维系如此不同的两人的是孤独感:赫萝独守麦田数百年,到村民再也不需要她时,同伴们一个都早已不见(赫萝梦里甚至梦见罗伦斯也化为一具白骨);罗伦斯曾在看见帕斯罗村的情侣后感叹“外乡人在也只能碍事”,作为旅行商人更是居无定所。两人都无所凭依,没有联系,所以赫萝想要回到还和自己有一丝联系的故乡约伊兹,而罗伦斯想要一个达成梦想(这时罗伦斯还梦想着一家属于自己的商店)之前的伴儿。两人心照不宣的孤独是两人最初的红绳,但在越走越久的旅途中,相互吸引、相互补正的两人用羁绊与幸福代替了那根最初的细绳子,拥有了用女儿缪丽的话叫做“爹跟娘感情好到有点恶心了”这样永不褪色的感情。这样的改变也是两人灵魂与内心逐步展开后的磨合,真是让人艳羡。
“人们一旦踏上旅途,就会感到不安,但住在城镇里又会觉得喘不过气。或许正因为世上无法一切如愿,人们才会努力地往前进。”这句颇具《围城》色彩的原作中的话,我想很适合用来侧面展示狼辛这部伟大小说的精神内涵。找一个伴儿和你一起旅行,旅行累了就在城镇定居,定居久了又展开新的旅行,在路途中修身(磨合理想和现实)、恋爱(磨合自己和他人),寻找一个默契的相互依靠的平衡点,在定居处找到那个会冒出幸福的温泉旅馆享受生活。这难道不是最现实也最美好的一生吗?
2020/5/16
写于成都
(p.s.1.《狼与羊皮纸》实际上既是这个故事的延续,也是这个故事的冲突升级:两人的女儿缪丽从小都接触着最美好的事物,生于仙境却渴望外面的世界、能看透人的缺点;寇尔小鬼立志改革教会,却只能“看见四分之一的世界”。两人更有狼与羊的感觉,也更代表着对立却相互支撑的那种本质情感,两人的旅途也可谓精彩之极。大家有时间看完本传也可以看看。)
(p.s.2.第一次写书评,下笔才知写作的困难,才疏学浅的我难以攻克小说那考究的细节以及深刻的故事内涵,只有草草数千字的浅论。如有不足,还望包容,还望指正。祝愿大家,也祝愿我自己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旅行商人克拉福·罗伦斯或是丰收之神贤狼赫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