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钗合一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黛钗之争就不曾停歇过。清朝邹弢《三借庐笔谈》卷十一记载:己卯春,余与伯谦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而毓仙排解之,于是两人誓不共谈《红楼》。这里就是两个文人因为黛钗之争,几乎连朋友都做不了。
原文里,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而且作者经常有意识将两者对照描写。
比如林黛玉生来便有不足之症,而薛宝钗是先天结壮;林黛玉常服人参养荣丸,人参为热药,而薛宝钗天生热毒,故常服冷香丸;林黛玉是瘦弱的,所谓病如西子胜三分,又被作者形容为赵飞燕,而薛宝钗是容貌丰美,曾被贾宝玉比喻为杨贵妃;性格方面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从黛钗判词来看,两人的结局也应该是对照相反的。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甲戌本脂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非生其地,这句一般很难理解。我的看法是皆非所愿之意。
即黛钗平生所愿与结局互为交换:林黛玉欲求嫁贾宝玉而不得,终为青云之上(帝王后妃);薛宝钗却是欲入宫而不得,终嫁贾宝玉。
玉在椟中求善价(嫁),钗于奁内待时飞(妃)就是指黛钗平生所愿。
另外两人生日也是设定对照的。
林黛玉的生日为二月十二,二一二即代表了 ☵,八卦中的坎卦,寓意为水。林黛玉就是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的代表,与总花神是同样的含意,同时坎也有宝黛爱情坎坷的意思。
而薛宝钗的生日为一月二十一,一二一,代表了☲,即离卦,寓意为火,与薛宝钗天生热毒吻合,同时离也隐含了双宝最终分离的结局。
以上写了这么多,可以说黛钗完全就是鲜明对立的两个人,但是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却有一段很奇怪的脂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馀,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熟悉红楼梦的都知道,脂批不是一个人写的,有脂砚斋,畸笏叟,棠村、梅溪等多人,脂砚斋,畸笏叟等熟悉作者,了解创作原委,所写批语往往画龙点睛,并透露了佚文大量细节,也有些人完全不知就里,所写批语驴唇不对马嘴,以致批语间互相抵牾。
但这条脂批明确透露出,批评者是看过佚文的,所以即使不能证明其是脂砚斋,畸笏叟所写,但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可惜的是,后文已遗失,那我们只能从前八十回原文里找寻下黛钗合一的珠丝马迹。
第六回里出现了一个神秘女子—警幻仙姑之妹,乳名兼美,字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这应该是前八十回中第一次,也是唯一出现黛钗合一的描写。(兼美与秦可卿非为一人,在上一篇林黛玉影身的文章里已有过说明)
兼美的真实身份是谁?其实原文之前已经微露其意了。
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时,众多仙女就说了: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生魂前来游玩。
一般提到绛珠,读者都会默认是林黛玉,因为神瑛侍者是贾宝玉,有通灵宝玉为证,而为贾宝玉还泪的林黛玉肯定就是绛珠了。
但原文里从未将林黛玉和绛珠直接划上等号,而是笼统的称之为世外仙姝寂寞林,并且那时林黛玉并未出现在太虚幻境里,却来了一个兼具黛钗之美的兼美。
所以兼美可能才是真正的绛珠,即黛钗合一,坎离相济,是为绛珠。
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作者会将黛钗这两个核心人物并在同一判词里,而其他金钗都是一人一篇判词,也解释了为什么警幻仙姑会如此轻易的将兼美这个绝世仙姝许配给了贾宝玉(夙世之缘)。
黛钗互为镜像,此之右乃彼之左,故毎每相反,然而实乃一人。所以,林黛玉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薛宝钗是牡丹花王,群芳之冠,看似矛盾,却别有深意。
另外黛钗两人性格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同阴阳双鱼一样,互为转换。
最终,林黛玉转为火,泪尽(木枯)而逝,薛宝钗转为水,冷心而存。
第三十四回: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这里就是作者的伏笔暗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