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我参加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逛一圈下来,最直观的感受
9月2日,我参加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逛一圈下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工智能的普及,应该很快很快了。

一方面看到很多量产的消费级产品,另一方面被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思路所折服。
比如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商汤科技举办了“大爱无疆·商汤科技元创力论坛”,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演讲主题是《人工智能的“营造法式”》,并发布四大创新人工智能平台体系,覆盖AI云、车路协同、游戏以及未来医院等领域,这是一套标准化且更加高效易用的平台型服务。





我觉得徐立的演讲核心一个关键词贯穿其中,就是“标准化”。
徐立的演讲借用北宋著名建筑学家李诫的一本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本书讲的是建造的标准格式。醉翁亭、佛光寺、滕王阁等著名传统建筑,虽然不同建筑的造型、用途各不相同,但都遵循一些标准化原则,从建筑结构、木材分级和使用、木材加工即榫卯形制,甚至到建筑设计图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化。

同样,在人工智能AI产业化落地中,也有标准。
首先,人工智能落地要素从底层的算力、数据、算法模型到上层的解决方案和应用都形成了“标准化结构”。
其次是“标准化模型”。人工智能纷繁复杂的场景应用,例如辅助驾驶、城市治理、手术规划、游戏智能体等等,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每一类模型又能再细分定制化,就像古建筑的榫卯结构。目前,商汤科技已发布49000多组商用AI模型,可灵活组合配置,应用不同场景。

第三,生产标准化,就是协同和分工合作。目前,人工智能从底层的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标注、预训练大模型、行业模型到上层应用均形成流程标准化。例如,用大模型自动标注能够将标注效率提升600倍。
比如轨道交通、电源插座、万维网互联网协议等,这些行业多是在形成了共有的范式和共识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基于这套创新思路,商汤的方案是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这可以作为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是商汤创新的“营造法式”,是商汤推动AI产业化实现落地的基础。

同样,有了AI的基础设施,商汤可以在上面搭建任何上层建筑,仅是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就发布了SenseCore商汤大装置AI云、SenseAuto 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SenseMAP商汤多体智能平台、商汤未来医院整体解决方案,这四大平台体系。当然我知道,商汤还有很多前卫的人工智能产品,要么是没空要么是正在秘密研发中。
可以说,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搭建好了基础框架,接下来就看我们往上面设计什么样的产品服务。这距离人工智能的普及,真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