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甘草学园 | 膏方总结

2023-03-08 09:08 作者:甘草学园  | 我要投稿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谢江强

气虚和阴虚的表现同时出现称为气阴两虚。由于疾病的消耗或者长期处于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熬夜的状态中,不仅消耗人体的气,同时也损伤阴津,是比单纯的气虚、阴虚更加复杂、程度更严重的一种情况。常见有自觉烦热或低热,或午后夜间低热,此时体温可以是正常,也可以是38℃以下的低热。咽干、舌燥、口渴、目干,经常发作口腔溃疡,失眠多梦、心悸心慌、自汗盗汗并见,食欲不振、大便稀、怕风、易感冒,精力差、疲乏感明显,面色苍白或萎黄,或面带升火、两颧泛红。

调养基本方

党参150克、黄芪120克、白术90克、茯苓150克、炙甘草90克、陈皮90克、天冬150克、麦冬150克、生地黄150克、熟地黄150克、五味子90克、黄精150克、玉竹150克、知母60克、丹皮60克、淮山药150克、白扁豆120克、莲子肉150克、薏苡仁150克、砂仁60克、鸡内金90克,浓煎取汁。

另:阿胶150克、龟甲胶150克、西洋参150克、蛤蚧2对、石斛80克、冰糖150克、饴糖150克,收膏。

加减法

烦热明显:加玄参150克、丹参150克。

夜间发热:

加青蒿90克、鳖甲150克。

盗汗:

加银柴胡150克、胡黄连150克。

自汗:

加麻黄根150克、牡蛎300克。

大便稀:

去熟地黄、生地黄。

食欲不振:

加龙眼肉150克、山楂150克。6.气血两虚

证候

"气能生血"是中医关于气血关系的一个基本认识,所以气虚时间较久或者程度较严重都会从气虚的基础发展为血虚,进而出现气血两虚的表现。另一方面中医又认为"血能载气",即血是气的载体,所以如果出现血的严重消耗或丢失,尤其是长期慢性失血或者短时间内大量的失血,必定会造成"气随血脱"的局面,同样也会出现血虚发展为气虚,也可以演变为气血两虚。在临床上出现兼有气虚和血虚的表现(具体可参看第3、4节)。在气血两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偏重血虚或者偏重气虚的倾向。

调养基本方当归150克、熟地黄150克、白芍150克、川芎90克、党参150克、白术90克、茯苓150克、炙甘草90克、黄芪150克、肉桂60克、龙眼肉150克、大枣150克、制首乌90克、枸杞150克、鸡血藤90克、丹参150克、陈皮90克、柴胡90克、木香90克、淮山药150克,浓煎取汁。

另:阿胶150克、鹿角胶100克、龟甲胶100克、生晒参150克、紫河车60克、蛤蚧2对、冰糖150克、饴糖150克,收膏。

加减法

血虚证候明显:

加重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等药物的剂量(+20%)。气虚证候明显:

加重党参、黄芪、生晒参等药物的剂量(+20%)。

7.寒热错杂

证候

人体是一个阴阳动态平衡的系统,我们刚才已经提到,这个平衡的系统会出现不平衡,会表现为阴虚、阳虚等病态。这种失衡还可以表现为局部与整体,上部与下部,内里与外表的不一致,出现局部寒(热)而整体热(寒),或上部寒(热)而下部热(寒),或内里寒(热)而外表热(寒)的矛盾状态,这就是寒热错杂。其实这种矛盾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常见的表现既有烦热失眠,急躁易怒,潮热盗汗,牙龈红肿疼痛,口渴、口臭、口苦,口腔溃疡,头晕面赤,眼睛干涩,而同时兼有怕冷畏寒,四肢不温,腰膝酸冷,性功能下降,尿频,夜尿多,食冷则腹痛腹泻,大便稀薄等。

调养基本方

肉桂60克、黄连60克、桂枝90克、白芍150克、生地黄150克、麦冬150克、玄参90克、知母90克、黄柏60克、白薇150克、女贞子150克、旱莲草150克、仙灵脾150克、仙茅90克、巴戟天150克、补骨脂150克、肉苁蓉120克、乌药90克、草果60克、鸡内金120克,浓煎取汁。

另:阿胶150克、鹿角胶100克、龟甲胶150克、生晒参100克、紫河饴糖150克,收膏。

加减法

烦躁易怒:

加龙骨150克、山栀90克。

汗多:

加麻黄根150克、碧桃干150克。

口渴:

加天花粉150克、白茅根150克。

口苦:

加龙胆草90克、茵陈90克。

口臭:加佛手150克、佩兰150克。

牙龈肿痛:

加石膏150克、丹皮90克。

眼干涩:

加青葙子150克、密蒙花150克。

怕冷畏寒、四肢不温:

加附子90克。

食冷易腹痛腹泻:

去玄参、知母,加干姜60克、吴茱萸60克。

大便稀薄:

加肉豆蔻60克。腰膝酸冷:

加川断150克、杜仲150克。

尿频、夜尿多:

加益智仁150克、覆盆子150克。

性功能下降:

加紫石英150克、蛤蚧2对。

大夫贴心提示

寒热错杂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失衡情况,在调养的过程中根据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可能出现过热过寒的动态变化。所以建议制作膏方时可以先少量尝试,观察人体的反应,再慢慢调整,如过热则减少肉桂、桂枝、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乌药等温性药物,如过寒则减少黄连、生地黄、麦冬、玄参、知母、黄柏、白薇等寒凉药物。若自我调节不理想应请教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甘草学园 | 膏方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