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乡土
城里的夜晚总是来的这么的早。我大概在凌晨3点的时候才终于睡着。记得,当时好像在半梦半醒之中,迷迷糊糊睁开了双眼,发现夜灯还没有被熄灭,微弱的光线在黑暗中好似不断安抚我进入睡眠。我扭头避开夜灯的视线,往旁边撇了一眼,疲倦的眼泪模糊了视线。我眨了眨眼睛。墙上的时钟被镀了一层淡银色的光圈,随即我听到了钟表走动的声音,滴答...滴答的,似乎像个倒计时。已经三点零五分了。在这样一个幽静的空间里,只有秒针在运动,然后,再也没有力气想其他事物,闭上眼,平稳的睡着了。
在梦中,我睁大了眼睛。在黑暗中听到了一阵阵鸡鸣,后院靠河的公路边上传来汽车来回行驶的声音。我翻起身子,踱步来到客厅。扶着冰冷的墙壁,找到了客厅里的沙发。呆坐了十几分钟后,发现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过了半小时,乡间圈养的鸡又鸣叫了几声,于是六更天了。推开门,一阵湿泥土的气味扑鼻而来,“昨天夜里下过雨?”望着地上清澈的水潭,天空景色被完美的包含于其中。那屋檐上的一滴水落到潭中掀起波纹。随即又消失不见,仿佛无事发生。我呼吸了一口早上的空气,再看向远处,黑暗中树林的轮廓渐渐清晰,雨后青色的房屋,在晨间雨雾中若隐若现。朦胧中,几个起早的乡间人带着工具开始下地干活,他们下弯着身子进入了这幅晨间画中。似乎为这个清冷的早上添加了些许生机。再一抬头,看看天,已经大亮了。
到了上午,乡土上的几片乌云,终于被阳光驱散。天气很好,婆婆已经开始做饭。灰白的屋子旁边就是鸡鸭并养的棚。虽然是冬天,那些鸭子们依然会下河游泳,盘旋在电线杆上的鸟儿下落在电线上后啄着自己的羽毛,他们零散的排列着,显然是为了找个地方歇歇脚。这样的场景在过去数年来已经看了无数遍。而现在只要一有人提到我的家乡,一种深刻在记忆里的印象立刻浮现了出来。它似乎一直提醒着这是我所生活的地方。
中午,那种早上能感觉到的清凉感完全消失殆尽,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可这种热量对于乡间的冬天来说,也是那么微不足道。我掂量着饭点已经到了,便穿过石子路,径直走向大屋后的厨房间。这个时候,香味飘了出来。煤气炉在我到的一瞬间刚好关闭。我跑到婆婆跟前。闲聊了几句,然后坐下身,端起碗大口吃了起来。之后婆婆又开始擦着桌子,整理其他餐具,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我没有特别留意。
只听到一句:“慢点吃,不够还有。”
在那之后,每到饭点婆婆都会说这一句相同的话。年少的我并不理解,所以并没有向她询问理由。
午后,炎热的感觉终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即将入夜的清凉。我打算去乡下的镇子上看看,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乐趣。趁着婆婆下地的空隙,从灰屋里推出一辆老车,骑上它便吱嘎吱嘎响,没顾多少,就这样骑上镇去了。到了镇上,我一度欢呼雀跃,去了各式各样的店铺,买了很多东西,又到小学里去转了几圈。大概是玩昏了头,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经完全昏暗下来,我还没有注意。又过了很久,直至看见夜店的灯被打开,心中猛的一惊,才记起回家的时间。
不过到家后,婆婆似乎并没有发现我上镇的事。我把车按照原来的样子停好,把门虚掩着,钻到被窝里,踢开被子一脚,侧着身,故意发出打呼噜的声音。造成一种熟睡已久的假象。从那之后的几周,我一直以为婆婆没有发现我的诡计,还因为这件事而窃喜许久。
也许在梦中,早上 中午 晚上的时间过得非常快。仅仅作为十几张定格的画面出现在我的眼中。现在,黑暗再次笼罩了这片土地。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瘫软在床上,带着一丝白天喜悦未尽的情感,很快昏睡了过去。在这梦境与现实的交接处,城与乡,白与黑。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入梦时刻的一瞬间颠倒了过来。接着生活回到了正轨。再次睁开眼睛,天已经亮了。
醒来后 ,我依然在那个城市的小房间中,阳光透过玻璃整齐的照射了进来,望着墙上的时钟表,正好十点整。滴答滴答的秒针声被城市外面嘈杂的汽车声覆盖。起来后,便开始思索着。我想,梦中梦到的那个乡镇,如果至今还留存在我记忆深刻的脑海中。如果它还有值得怀念的地方,那便是我所看见的关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它是我曾经唯一生活在这里的证明。
很久以后,我若重回故乡,当我再次看见灰白相间的老屋,晨间的美景和年轻而又坚守的婆婆时,我知道,那是我所熟悉的土地上的家乡。

假期里自己写的散文。主要想把回忆中发生的事情写成文章记录下来。文笔和技法不是很好(>y<)如果有病句语序上的错误,希望各位大佬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