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杂音(不干净,漏气等等)

2021-01-28 13:18 作者:凤箫和鸣  | 我要投稿

       直播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收集到各种客户的问题。而这个杂音的问题算是直播的时候问的比较多的,今天就统一回答一下。


       经常有人(基本都是学箫没超过300小时熟悉期内的朋友)会反馈,我吹的声音杂,吹的声音漏气,不干净等等等等。今天我就谈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吹的声音不干净是问题么?当然不是问题。吹的不干净是不对么?当然也不是不对啊。


       声音不干净,它只是众多洞箫音色中的一种,从没有人规定洞箫声音是必须要干净(专业演奏家的箫曲录音里面不干净的声音也很多)的,相反,不干净的声音,杂音也好,它本身就是音乐中很需要的一部分技术。甚至于说它是开口边楞乐器的技术优势也未尝不可。因为我们可以吹的干净也可以吹的不干净,相比于那些只能吹的干净的乐器而言,这不就强了很多么。


       杂音在我吹奏曲子中,几乎每一首音乐都要用。有的用的多,有的用少,有的用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我挑个明显的给大家听一下。

比如这首凉凉视频中,1分31秒到1分37秒这句里面的3这个音,就十分的不干净(这句明显大家容易听,其实每一句或多或少都有不干净的音或者瞬间)。因为这里我需要表达这种感觉,也就这么吹了。吹的干净没法达到我对这句的效果需求。

       再比如大家很多喜欢的陈悦老师的《桃花渡》这首曲子中,也有很多明显不干净的声音。

       这都是演奏人根据需求为了表达音乐效果做出的技术选择。


还有这集我以前教程里有一段专门用杂音虚音演示的女儿情大家也可以听听。在视频的57-59分钟这段。


       所以,杂音本身是特点而不是问题。如果杂音是问题,那么尺八或者南美洞箫的气冲音,气冲音属于是极度明显(因为本音比例远远低于杂音)的杂音了,这种音乐或者这种气冲音为什么让那么多人想去学想去听呢?


       那么为什么初学很多人会觉得这事儿很头疼呢?其实初学头疼的并不是杂音的不好听不干净,他们听到的杂音让他们吹的音乐觉得不好听才是关键。为什么?因为杂音本身是很难的技术。吹出杂音不难,初学刚接触箫的用户很多人都吹不干净,难的是吹出音准的可控的杂音。

     

       我上面几个例子,我用的杂音,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音准是可控的,在音准下吹杂,而不是吹不准。因为杂音这个技术很难,初学吹出的都是失控的没有音准控制力的杂音,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让初学用户觉得难受不好听的不是杂音本身,而是杂音背后导致的音准失控问题,音准偏差太大才觉得难听,而不是音色不干净觉得难听。初学是因为没有能力控制杂音状态下的音准,才听起来那么难受。所以我才说杂音本身不是问题,没有音准的杂音不可控的杂音才会让音乐不好听,而可控的音准的杂音适当的运用则会让音乐比只有干净音的音乐更丰富。有问题的不是杂音,而是这杂音是否音准是否可控。

       干净的声音相比于杂音,它的音准更容易稳定更可控,所以大家觉得干净的声音好听是因为大家耳朵里听到的是音色,而实际上影响听觉的主要是背后的音准稳定性。同样气息变化,在杂音下音准浮动会很大,在干净音上音准浮动会没那么大,所以干净的声音音准稳定才会让音乐更好听,本质上主要是这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杂音比干净的声音更难吹,因为要吹准,杂音需要音准控制力更强更细腻才能做到。 音准的可控的杂音,是属于音色变化的范畴,是需要耳朵和技术的同时配合才好正确运用的技术,也就是我《半个老师》教程高级篇的内容了。


       当然今天说这个,主要是给那些初学头疼杂音的朋友们来讲的。首先告诉你们杂音本身是很重要的技术,接下来讲有杂音的朋友,我给你们的一些建议。

       但凡吹箫两三年(500-1000小时)的朋友,吹箫声音不干净的极少,为什么?因为吹的干净更容易。度过了初学熟悉期(300小时)后,大部分人自己就知道如何把声音吹干净了。为什么会吹干净?因为练的多了尝试的多了,慢慢就知道怎么吹干净了,又觉得吹干净更好听(因为影响听觉效果的音准问题在干净声音下会少的多),自然也就慢慢往吹干净方向调整了。为什么吹干净的声音更好听,是因为洞箫的制作上,干净音音准不容易跑偏罢了。大家慢慢选择吹干净,是因为吹干净更容易吹准,吹干净更容易让你音乐好听。让音乐好听的关键是节奏和音准,而音色的干净与不干净相比于前两者对听觉的影响,要少的多的多。干净了,音准容易控制了,就更容易好听了。所以吹久了,我们的耳朵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让我们吹干净了。

       所以关于杂音这个问题,我给初学者的建议,其实是不用去太多的在乎,因为正常吹,你自己的耳朵因为音准和好听的需要,自然会引导你慢慢吹干净了。而一旦到了吹干净成为习惯了之后,杂音你想吹反而会变得很难了。


       那么初学我们要不要快速解决杂音问题呢?这个看个人需求了。如果想快速解决,我《洞箫进阶半个老师》第六集讲的单音练习,就可以解决。只需要你对于你觉得不满意的有杂音的单音,进行专门的单音练习,练习的时候不断的调整风门状态聚集度角度气流速度这些,调整多了尝试多了就可以找到把音吹干净的方式。


       但是,我很少建议初学的这么练。为什么?

       首先是单音练习在熟悉期效果十分差。一个学箫50小时的人,要把音调干净,可能要再用100小时。而学箫300小时的人单音练习把音调干净可能只需要10个小时。300小时的底蕴哪怕是瞎吹,也不是白来的。在熟悉期过后,很多问题调整起来都会很快,而同样的练习内容在熟悉期里练习,效果很一般(除非有老师在旁边时刻纠正,但是有老师的人也不需要此刻看我的文章了)。

       其次就是,300小时的熟悉期里,不进行单音练习,可能大部分人到了这个时间,吹的多了自己也都把声音吹干净了,我说了,声音吹干净容易音准音乐容易好听,所以我们的耳朵在熟悉期会自己给我们带到那个吹法上。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说了,杂音是音乐演奏中很重要的吹奏技巧,在很多曲子中都用得到,这是属于高级篇的内容。为什么我建议熟悉期顺其自然不要搞太多专项练习,是因为顺其自然,你会有很多属于你自己的领悟,而杂音这个技术,往往是熟悉期我们开始就能接触到的,这个时候的杂音虽然不可控,但是我们已经在感受了。过了这个阶段,吹干净了,干净的稳定以后呢?还要回来专门练可控的杂音,是可控的,而不是初学失控的。而初学时候的杂音经历,往往会让我们在后面练习可控杂音的时候,给我们很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感悟。初学吹干净的过程来的越慢,未来再次进行杂音练习的时候,往往就越快。反过来,初学如果直接通过单音练习强行纠正杂音,导致这部分感悟时间缩短或者没有,未来你需要这个技术的时候,可能会慢很多很多。这世间一切,总是平衡的。


       综上,我一般是不建议熟悉期300小时的朋友们专门通过单音练习来纠正杂音吹干净音的。效率不高,而且对于未来真的想、提高的时候也少了很多感受。每个人吹干净的速度都不同,有人快有人慢,每个人顺其自然就好。总的学下来,学箫其实都差不多那么久,前面快的后面就慢,前面慢的后面就快。在我看来,并不存在弯路(真正的弯路需要注意的我在教程里都讲了需要大家避免的),而只有属于每个人的练习之路。


       写这篇文章只是给大家说说我的建议,只是建议,具体每个人如何去做,没必要完全相信我说的,毕竟我只能站在我的片面的角度和经验谈这些问题。里面大家觉得有价值的可以拿去结合自身参考即可。

关于杂音(不干净,漏气等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