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是「脚跟痛」就是足底筋膜炎!

2023-07-14 01:15 作者:徐孟医生疼痛工作室  | 我要投稿


足底筋膜炎是覆盖足底肌肉群的中央筋膜出了问题。至于是什么原因所引发,目前医界并没有找出明确的主因,主要还是与患者的生活型态有关,足底筋膜炎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2种:

◆急性外伤(急性):受到直接撞击、拉扯的创伤,例如下楼梯突然踩空,还有之前提到的健康步道伤害,都属于这种情形。有些没有好好休息复原,就由急性转成慢性。

◆反复性受损退化(慢性):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例如教师、百货公司专柜店员,或者体重过重,加上平常缺乏运动,如此产生反复性伤害,到中年以后,就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


急性外伤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大多是初期患者,建议以口服阵痛消炎药、固定治疗(例如用石膏或护具)等保守疗法因应,多休息即可。如果前述疗法都没有效,可以考虑局部注射类固醇,这种强力消炎剂可以迅速解决患者的痛苦,但若工作、生活型态不改变,足底筋膜炎仍有复发的可能。而且类固醇注射最好不要超过3次,每次注射间隔需1至2周,因为打愈多次效果愈差,3次以上基本上已经不能对症状有太多的改善了。


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式

如果是长期为足底筋膜炎所苦的慢性患者,那就必须与医生充分讨论,斟酌自己的生活型态、经济能力去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除了一般物理治疗、拉筋运动、注射类固醇外,目前较主流的疗法为震波治疗,以及内视镜手术。

一般来说,足底筋膜炎非得开刀治疗的机会不多,比例约10%左右。如果保守治疗3至6个月仍无成效,可以考虑进行“内视镜足底筋膜切除术”,将筋膜切开放松,伤口只有1公分左右,治疗效果又显著,但缺点在于手术后的疤痕痛可能持续3个月至半年。所以除了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外,常常可以见到术后的患者对内视镜手术的效果不甚满意。


另一种治疗则是利用“骨骼震波治疗仪”促进微血管新生,这本来是泌尿科在用的体外震波碎石机,后来把它的焦距弄短、力道调大后,发现对足底筋膜炎、网球肘有确实疗效。震波治疗的好处在于不需开刀、住院或特别休息,可惜的是震波治疗并不像吃药、打类固醇一样有抗发炎的效果,所以患者要经过2、3个月以上,才会感到疗效。

曾有患者接受震波治疗后,不过1周就来兴师问罪为何没有效果,然后自行寻求传统治疗,贴了3个月的药膏后,足底筋膜炎好了,还回头向医院呛声震波治疗根本没效,让医生委屈万分。患者没有想到其实足底筋膜炎痊愈,正是因为震波治疗在这3个月之间发挥了效果,而非多贴了那2、3个月的狗皮膏药。


虽然内视镜手术不是治疗足底筋膜炎的唯一疗法,震波也不是“神器”非它不可,但大家求诊普遍有寻找“仙丹”的心理,既期望速效又能根治,一旦不符期望便对疗法嗤之以鼻,对医生医嘱不屑一顾,到头来只是跟自己的健康过不去而已,还请患者多一点耐心才是。

足底筋膜炎并不是拔掉“骨刺”就会好


有些医生会把足底筋膜炎称做“脚底长骨刺”,因为足底筋膜炎的时间久了,生化的刺激物会增多,受刺激的筋膜会发炎,发炎后就会产生钙化现象,X光从侧面照过去,就会看到一个像刺一样的牵扯性骨赘生,很多人会以为这个骨刺就是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把骨刺拔掉,足底筋膜炎就不会痛了。

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骨刺本身只是病征,并不是病的起因。足底筋膜炎的产生,也不是因为脚底被骨刺刺到。各位想想,钙化后的筋膜应该是一整片,怎么会是一根刺?所以将骨刺拔掉,术后的差异只是在X光片上不再看见那根骨刺,但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并不会减缓,就算症状会减缓,换来的也只是其他部位更多的痛楚。


试想看看,内视镜手术不过1公分的伤口,都可能会有长达半年疤痕痛的可能,何况是开一个5公分以上的伤口,把骨刺挖掉呢!

速效缓解的妙方:穿高跟鞋

“治疗足底筋膜炎最短期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类固醇,或是马上穿高跟鞋!”每当患者听到我这么说,总是睁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其实真的是这样。足底筋膜炎的症状主要为足跟痛,要是立刻垫起脚跟穿上高跟鞋,人的体重向量反而会往前移动,后足承受的压力自然减轻,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也会跟着减轻。


所以大可不必赋予高跟鞋太多的罪恶,该穿高跟鞋的社交场合就放心穿。但这么说,并不是在鼓吹爱美女性多穿高跟鞋,事实上,要是过于经常性地穿着高跟鞋,后足跟腱可能会因此缩短,造成不穿高跟鞋的时候踩踏平地,足底筋膜的压力变大。

足底筋膜炎常有被误诊的可能

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脚跟痛被其他医院转介来做震波治疗,但他痛的情况有些不对,一般来说,足底筋膜炎是刚踩踏的时候最痛,踩几下后就会缓解,但这位患者踩踏多了又开始痛,甚至即使不动,也会痛。一照X光才发现是跟骨里面有肿瘤,幸亏发现得早没有进行震波治疗,而是开刀挖除。因为足跟中的肿瘤有可能演变为病理性骨折,造成足部结构的不稳定,这种情况下进行震波,只会使病况加剧。


另一位患者在外院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一问之下,知道患者有糖尿病史,猜测是踩踏到某个硬物,足跟里面产生血肿,因为糖尿病抵抗力不好,引发细菌侵入,真正的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结果刀一开下去,脓液就流出来,里面的组织都已感染坏死,还好有及早处理。虽然大多数足跟痛的患者都是足底筋膜炎,但患者也需要经过详细的鉴别诊断,来排除坏死性筋膜炎、跟骨骨折、足底肿瘤或僵直性脊椎炎在足跟的症状等等,以免造成误诊,贻误治疗。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选择


如何预防足底筋膜炎


综观坊间关于足底筋膜炎的成因五花八门,诸如:站立过久、穿着过高或过低的鞋子、扁平足、空凹足、运动伤害、走太多的路或不平的石子路等等,好像除非坐在轿子上不走路,否则怎样都难以避免足底筋膜炎。其实不必过于恐慌,一般来说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3项:基因、外力创伤、生活型态。基因是天生的不能改变,外力创伤有时取决于个人运气,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

◆改善生活型态。

◆平常充分伸展自己的跟腱与足底筋膜,多走路、运动,例如爬山的上坡是最好的足跟伸展运动。


◆控制体重,多走路、运动,肥胖自然远离。只要有好的活动习惯,充分伸展足底筋膜与跟腱,足底筋膜炎自然远离啰。

不是「脚跟痛」就是足底筋膜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