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公交停运”背后的痛点与挑战
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咨询,河北省保定市停运的公交线路是否还有望恢复,如果恢复要等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购买新公交车?
对此,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回复称,由于疫情影响,公交客运量骤降,收入不足支撑正常经营,同时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电池超期限,存在安全隐患,被迫全部退出营运。如果纯电动公交车全部退出运营,那意味着保定市超过一半的公交车将停运。背后带来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也暴露在了大众眼前。
国家对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大幅减少
在过去几年,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国家曾经给予了很高的补贴政策。但是近年来,为了防止产能过剩和低质量竞争,国家逐步降低了补贴力度。2022年,财政部《关于〈延续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政策建议的答复》(下文简称《答复》)中说:“城市公交属于地方事权,宜由地方承担相关支出责任”、“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的既定政策目标已经实现”。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对新能源公交运营补贴已经结束,这对主要依靠国家运营补贴生存的民营公交企业来讲,是一次沉重打击。
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迫在眉睫
保定公交停运,公交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由于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经过质保期,存在安全隐患。倘若换电池的话,每辆车换电成本将近10万元,保定市从2015年约九百辆电动公交首次投入使用至今,需要换电池的车辆也就当有六七百辆,如此一算也不是一笔小数目。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私家车也逐步面临更换电池的问题。在当下市场上,更换电池的价格几乎能达到当时购车价格的60%-80%左右,电池更换价格昂贵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通病。
梯次利用任重道远
无论是纯电公交车还是纯电私家车,电池退役后都面临着回收打粉或是继续利用的局面。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之前使用的都是全新正A品电池、电池容量大且多为定期退役,退役后再利用仍受市场的欢迎。退役电池招投标拍卖是目前出售电池最常见的方法,拍卖后的交易资金可以注入公交公司,作为更换电池或新车的补充资金。但目前梯次利用市场产业链仍不完善,尚不能很好地评估和消化利用所有的退役电池,导致目前报价相对混乱公交公司难以准确评估拍卖后的回血效果。
各方探索解决之道
目前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推出部分车型终身免费包换的服务,此外还有换电“以租代售”等模式不断推出。同时,国家也正在加紧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也将后期的电池梯次利用逐步纳入到前期的动力电池开发阶段当中,而当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回收模式全面成熟且规范化后,
可进一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多管齐下,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