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脸被卖了吗?
有报道显示,一些电商平台正以0.5元一份出售匹配了身份信息的人脸数据,与此同时,帮助不法分子将照片活化的工具和教程也仅仅售卖35元。“燃财经”通过调查,证实了这个黑色产业链的存在。如此严重的信息泄露,到底该谁负责?第三方公司在采集、利用、储存、传播中人脸信息时该如何规范,贩卖交易个人信息的中间环节又触犯了哪些法律条款?
*你的脸只值5毛钱
1) 前不久媒体曝光的黑产从业者更是在淘宝、闲鱼上以人脸数据0.5元一份、“照片活化”网络工具及教程35元一套在售卖,“要的话五毛一张打包带走,总共两万套,不议价。”有卖家透露,自己所售卖的人脸信息来自一些网贷和招聘平台。
2) 不法分子拿到公民的照片和身份信息后,利用“照片活化”工具就可以执行摇头、点头、眨眼等动作,由此来骗过一些人脸识别验证方式。这个曾经被认为安全的个人信息验证方式,正遭遇严重的质疑。
*人脸信息丢失,后果多严重?
1) 如果第三方只有人脸信息,用处不太大,但如果匹配了身份证信息,危害就非常大,这中间的难点在于跟身份信息关联。
2) 不法分子一旦有了身份证信息和照片,冒用别人的身份去办理网贷、注册软件或网站、解锁支付软件、精准诈骗等,可以无障碍做很多不法的事情。
3) 不同于一般的账号、手机号,人就一张脸,人脸信息被盗取只能去整容换脸了,否则被盗取了经匹配的人脸信息后,你每天出门就相当于脑门上顶着信用卡在走路,是很危险的。
*谁该为人脸信息泄露负责?
1) “这种出售人脸信息黑产,主要是用作精准诈骗或刑事犯罪的,按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明知道是用作犯罪依旧出售的,属于典型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一般出售50条就构成刑事犯罪了。”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表示。
2)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圣也指出, 随意买卖人脸信息明显违法,不仅构成民事侵权,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拘留或罚款。严重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应受刑事处罚。
3) 事实上,在合适的规范之下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是应该的,人类总要进步,要探索在合适的方式下发展,怕的是不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如果真的能识别活体,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得到解决。
4) 个人之外,企业也该加强技术管控和审核力度,选择多重验证方式,不能仅仅看外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