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员工在华纳税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的发展壮大,全国整体经济态势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外国资本和人才涌入国内市场,在中国国境内任职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外籍人员也在不断地增加。那么如何判定外籍人员是否需要纳税?外籍人员如何享受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很多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本文CNVISA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具体如何判断申请人是否为居民个人呢?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1.住所标准
这里所认定的“住所”是税法的特定概念,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等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
例如,美国人A和中国人B结婚后,双方都在中国工作,且其子女也在中国学习生活,那么其在中国就算有“住所”,是居民个人。相反,美国人A在中国工作时买了房子,但是其工作因素消除后,没有需要留在中国境内了,那么其也不属于有“住所”。

2.居住时间标准
一个纳税年度在境内累计居住满183天(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属于居民个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不足24小时,不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
例如,一个外籍人员从2020年10月起到中国境内公司任职,在2021年内,因为业务拓展需要离境回国,但由于其在我国境内累计居住停留达203天,因此为居民个人。
外籍人员能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外籍个人符合居民个人条件的,可以选择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选择享受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1994〕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54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港澳地区住房等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04〕29号)),但上述两类政策不得同时享受。外籍个人一经选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个人不再享受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应按规定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以上就是CNVISA总结的外国人在华纳税相关政策,作为专业机构,CNVISA能提供专业的文案支持,协助申请人更完整、准确地准备外国人相关的材料,更从容地应对外籍事务的处理,轻松规避陷阱,顺利处理在华资产。如有需要,敬请咨询CNV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