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名试 | “Jurriën Timber”该怎么翻?

前排感谢虎扑用户 @tachihiko 与 @GalMekel33 提供的意见。
对,我们组又来了个同好,还是个大美女2333
知乎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09388554
多平台发布,欢迎关注。

今天群里难得热闹,早上欢迎新人,下午随意聊天。
我无意中逛了下虎扑切尔西专区,然后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帖子:
https://bbs.hupu.com/45170403.html

看到这大大的“TIMBER”后,我……真的忍不住转到群里,顺便吐槽了那么一下下:

真的,连最最基本的“音译”都能做得如此之烂,属实罕见。
当然,我不是想喷发了这帖的虎扑用户,他毕竟就是从微博把这个消息转过来而已,真正该喷的应该是搞出这种翻译的人。
管中窥豹,可见自媒体时代,“译名乱翻”的现象有多严重。
既然我拿出来喷了,那我就来打个草稿,聊一聊这个名字到底怎么翻。

Jurriën Timber,出生于荷兰乌德勒支,荷兰籍,有阿鲁巴、库拉索血统,只会说荷兰语。

阿鲁巴和库拉索如今都以“隶属于荷兰王国的自治国”的身份存在,因此两国目前官方语言都是荷兰语。但阿鲁巴在推进当地的英语教育(目的是吸引游客),而库拉索除了将荷兰语定位官方语言外,英语在内的四种其他语言都是本地常用语。
Jurriën Timber的父亲是库拉索人,母亲是阿鲁巴人。他除了双胞胎兄弟Quinten外,还有三个弟弟,但出于一些过去的原因,他们把姓氏从父姓“Maduro”更改为了“Timber”。
不过他本人出生于荷兰,也只会说荷兰语,接受的也是荷兰语教育,青训也是在荷兰俱乐部,因此我们依旧以荷兰语为翻译标准。
“Timber”很容易确定。“Timber”在《辞典》正文只提供了瑞典语词条,我们使用译音表制作译名:

注意到最底下圈起来的规则,“im”用“in”的音节代替翻译(感谢 @GalMekel33 的提醒),因此得到“廷贝尔”这个翻译。
“Jurriën”这个翻译似乎也挺容易的,“Ju”有荷语词条参考,用译音表得到的是“于”,与参考词条一致。争论的焦点是“ë”到底该怎么翻:上图已经把荷语常见元音都放上去了,但并没有“ë”这个元音。不管直接取用“e”还是直接和后面组个“ien”,都不能说很合理,因为“ë”或许有不同的发音规则,硬套的结果可能是离题万里。
这边 @tachihiko 提出了两个方案:“于林”与“于里恩”,根据听感他偏向于认同“于里恩”这个译法。
但我们这边做事情并不是仅凭“听感”做判断。如果用“于里恩”,需要有依据;换言之,要在译音表上找到对应的依据。
这时候关键人物出来了: @GalMekel33 提供了荷兰语环境下“ë”的用法:

简单解释的话,有时候为了表示一个元音组里的“e”需要发音,会将其转写为“ën”以作发音区分。
用“Jurriën”举例的话,音节划分就是 Ju/rri/ën,最后一节按“en”的发音翻译处理。
因此,“Jurriën”的翻译结果就很容易得出结果了:

我们用音源验证一下:
https://zh.forvo.com/search/Jurri%C3%ABn%20Timber/n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MutSe8tyQ
可以确定“于里恩·廷贝尔”这个译名是值得推荐使用的。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让大家知道我们做“人名翻译”的一些意义所在。
如果不是有需求,如果一些媒体、自媒体做这种事时可以稍微认真点,我们没有必要做这种事。
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认真。
也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帮忙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让“规范化译名”这件事可以真正地推动起来。
在此,感谢诸位的支持!
如果这个球员以后名扬万里,然后国内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引用“蒂姆”这个翻译,使得央媒认真做的译法都无法进行普及……
那不是央视、官媒的笑柄,是国内媒体人的悲哀。
在这个浪潮之中,我们不断地被往前推,但似乎忘掉了什么。
当然,看到这里,你还是觉得“就翻成蒂姆多好,就算离题万里”,我个人也没啥意见,毕竟我说的话算个屁啊
11/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