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就是系统控制人类的第一步么?

2020-09-10 01:27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近期,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成了高危职业。面对网络舆论,8日下午18点左右,美团表示暂不回应此事。饿了么则于9日凌晨发博称,将尽快推出“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功能,如果在点外卖时不是很着急,可以按下此按钮多给骑手一些时间。
 
*外卖骑手为何变成高危职业?
一项数据显示,和以前相比,外卖骑手现在送外卖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三年前,3公里长的配送最长时限是1个小时。两年前是45分钟。去年是38分钟。这种“精准计算”,让顾客收到外卖的效率更高,让平台能赚更多钱,但也让外卖小哥越来越没有喘息的时间。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外卖骑手成为高危职业。在上海,每2.5天就有一位外卖骑手在工作中受伤。
 
*多等5分钟真的能拯救外卖骑手吗?
外卖平台为了让骑手在最短时间内承接最多的订单量,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让每个外卖骑手的订单量尽可能趋于最高值。不过,即便用户出于善意,选择了多等待5分钟,也无法根本解决外卖骑手的订单及时送达压力。合作商家的餐食制作时间是否能尽快完成?交通路况或是天气情况是否出现变数?其中任何一个变量都会导致整个订单交付进程的拖延,5分钟显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另外,这一选项还有绑架消费者之嫌。消费者已经付出了相应费用,按时吃到热乎乎的餐食也是应有的权力。尤其是冬天,5分钟也许就会让餐食变得冷冰冰的,这个损失不该让消费者来主动承担。
 
*外卖小哥困局该如何破解?
红星新闻指出,要最终改善外卖骑手的系统之困,最大责任方在于外卖平台,尤其是其数据和系统。除了以完成订单量为基本逻辑,必须增加对外卖骑手这一有血有肉的群体的人文帮扶指标。例如:外卖平台要定期与外卖骑手沟通,了解其所遇到的难题,共同制定更为有效的解决举措;对合作商家餐食制作流程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确保其进度不拖延;对目前过于单向的用户对骑手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对被投诉骑手提供便捷的回应及维权渠道,不动辄以罚款来处理。
 
外卖平台需要更多反省和改进自身的管理流程,不能唯算法、唯数据论,要承担起更多对员工、对社会的各方责任。人们更希望外卖系统多“给”外卖骑手5分钟,而不是让消费者多等这5分钟。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外卖骑手”?
公众号雷叔电影指出,之前也有过很多写外卖骑手不容易的文章,但不少“杠精”会说,这就是他们的职业,完成本职工作有什么不容易的。但这篇《外卖骑手 困在系统里》却“破圈”了,每个人看到都有感触,都想说点什么。因为这个故事,或多或少都会让我们想到自己。越来越短的送餐时间,和越来越短的ddl没什么本质不同。外卖小哥的种种奖励体系,和各行各业越来越精准的游戏规则一样,其实都非常“美丽新世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AI确实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但是AI却不会把它提升效率中的我们,当作人”。


这就是系统控制人类的第一步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