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战神 细看B-17G“飞行堡垒”轰炸机(上)
这是一架收藏在匹马航空博物馆(Pima air museum)的B-17G“飞行堡垒”战略轰炸机。

准确的说,这架飞机是PB-1G,这是国民警卫队给这种飞机设定的型号。这架B-17G代号是“我随时到访(I'll be around)”,1945年初加入国民警卫队。并服役长达14年之久,直到1959年10月14日下午1点46分才退役。

国民警卫队装备这种重型轰炸机是为了依靠它巨大的航程来搜索和营救。发现遇险落水者之后,它会降低高度,并在遇险者周围投下自动充气橡皮艇。

可以看到右侧副驾驶作为后方有一把信号枪,发射信号弹用来与地面或空中的同伴取得联系。

B-17G配备4台塞科林GR-1820-97发动机,单台推力885千瓦。

这架B-17G旁边还有一座本迪克斯(Bendix)电动炮塔,这座机枪塔是安装在B-17G背部的。

本迪克斯机枪塔两侧各安装一挺12.7mm机枪,通常由机械师操纵这个机枪塔。

作为“飞行堡垒”家族中数量最多的成员,B-17G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就是下颚增加了本迪克斯电动机枪塔,彻底解决了B-17早期型12点钟方向防卫火力贫乏的缺点。

B-17G的颊部机枪源于B-17F后期型,颊部机枪窗口是为了加强前机身两侧防卫而设置的。为了加强12点方向的防御火力,整个结构有所突出,上面有三个小窗口,机枪从最下方的窗口中伸出,几乎可以指向正前方。

B-17以其凶悍的火力、顽强的生命力,使其声望远超过了生产数量更多的同袍:联合公司B-24“解放者”。

驾驶舱两侧的窗户可以手动打开,不过飞行时,都是关闭的。

G型后腰机枪窗口改为封闭舷窗,炮手不再遭受风吹之苦。

水平尾翼下就是PB-1G投下的橡皮艇。

B-17G的机尾机枪塔进行了修改,比以往的型号要短。

可以看到,如果从12点方向进攻B-17G,将面对4挺12.7mm机枪, 另外还可以会加上背部机枪塔的那两挺机枪。

这架B-17G的保存情况非常不错。

左侧颊部机枪安装在三个小窗的最下面一个。

机背的本迪克斯电动炮塔。

机身左侧腰部机枪。

左侧机翼上表面有铆钉松脱,蒙皮轻微翘起。

机翼下方是B-17G使用的炸弹和燃烧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