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昆明三名大学生 峨山绝境逢生记

2022-11-14 11:25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1983年,昆明两男一女三名大学生,去峨眉山九老洞探险,误入迷宫,被困洞穴内十余天。气温寒冷,没有食物,又无法跟外界联系。眼看两名男生已经昏迷,女生挣扎着做了一件事,终于机缘巧合得救,可谓佛法无边!




九老洞位于峨眉山仙峰寺后九老峰下,海拔1752米,下临绝壁,属于喀斯特地形。洞内溶洞成群,崖穴成网,错综复杂,为天下洞穴之最。相传当年轩辕黄帝到峨眉山访道,遇到九位神仙,此洞因而得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省地矿局曾组织专家对九老洞进行了一次科考,在1500多米的地下通道中发现了67个迷宫般的洞穴,还在洞中找到了19具尚能辨认的尸骨。


从地下散落的铜钱和洞壁上的字迹可知,尸骨大部分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人,也有误入迷宫而丧命的当代游客。




1983年七月,昆明两男一女三名大学生到峨眉山旅游。女生杨波,19岁,就读于昆明师专。男生李克功21岁、林翔20岁,两人就读于昆明医学院。




三人对峨眉山的景色赞不绝口,一路游览进入九老洞财神殿,李克功对殿前的小山洞产生了兴趣,提议进洞探险。




年轻人好奇心强,林翔和杨波同意了李克功的提议,于是三人点燃了半支蜡烛,一起摸索着进入了黑漆漆的山洞。




九老洞内的洞穴大洞套小洞,完全没有规律。三人在洞穴中弯腰前行了一段距离,很快便迷失了方向。女生杨波有些害怕,提议寻找出口回去。




三人于是调转方向往回走,可是眼前的每一个洞穴看起来都差不多,根本没法分辨方向。他们进来的时候也没有做标记,只能凭感觉走。结果越走越迷糊,最后彻底迷了路。




蜡烛越烧越短,终于熄灭了,光亮瞬间消失,眼前一片漆黑。女生杨波吓得哭了起来,两名男生也心慌不已,却束手无策。




李克功年龄较大,又是医学院的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他说:“人不吃食物可以坚持十多天,但是不喝水三天就没命了,我们要先找到水源。”




他们循着嘀嗒的水声,很快就找到了水源。水不多,顺着岩壁往下流。到了晚上,气温很低,三人都穿着单衣,冷得牙齿打战。也顾不得男女有别,三人只能在角落里挤成一团,用彼此的体温取暖。




李克功非常后悔和自责,但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他的包里还有一件薄毛衣,便拿出来给杨波穿上了。




黑暗中,三人不敢离开水源太远。每次派两个人从不同的洞穴试探着往外爬出去,一路做标记,找不到出路再返回。杨波戴了块电子手表,可以计算时间。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无功而返。饥饿、疲劳和恐惧耗尽了他们的力气。他们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林翔出现了幻觉,口中喃喃自语说着胡话。


最后,他们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倚靠在洞壁上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情况越来越糟,他们偶尔醒来,在清醒与昏睡中交替。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人已彻底失去了希望。他们用最后的力气写好了遗书,然后静待死亡的来临。




终于,李克功和林翔完全昏迷了。杨波也已经奄奄一息,她决定不再守在这里,而是选择继续往外爬。她一边爬行一边呼喊求救,微弱的声音在洞穴里回荡……




仙峰寺离九老洞不远。这天,一位老和尚遇到几位游客。其中有一位游客对老和尚说,似乎听到洞穴里有人的声音传出。




听到这个消息,老和尚赶紧向峨眉山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报告。公司接到报告后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人手进入九老洞。


在距离洞口仅1000米的地方,发现了气若游丝的杨波。杨波用微弱的声音告诉他们:“里面还有两个……”




营救人员将三人紧急送往医院,经救治后三人都苏醒过来。苏醒后杨波发现,他们7月22日进入九老洞,8月4日得救,竟然在洞里坚持了12天。


因洞内温度过低,两名男生发生了二级冻伤。三人都发生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身体非常虚弱。杨波穿了李克功的薄毛衣,状态相对好一些。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护理,三人都恢复了健康。




三名大学生遇险12日后得救,固然是运气使然,其中也因人性的光芒闪亮。


如果李克功不把薄毛衣给杨波穿上,杨波可能挺不到最后,也就无法作出向前爬行并努力呼救的举措。


如果游客不将自己的疑虑告诉老和尚,如果老和尚听到消息以后不放在心上,三人也无法得救。




更有甚者,如果身处绝境的三人暴露出人性之恶,为争取生存的机会而自相残杀,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消息来源:1983年《成都晚报》)


昆明三名大学生 峨山绝境逢生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