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被奉为乒乓球发力技术的核心原理,误导了很多人

2023-07-07 21:19 作者:徐旋教球  | 我要投稿

摘要:转载自《羽毛球杂谈》

注-把原文中的“羽毛球”换成“乒乓球”,并有小小的修改

学过乒乓球的朋友都或多或少听过“鞭打发力”这个词语,相信真正能够理解这个概念的人不多。如果把“鞭打”乒乓球教学中的一种形象比喻说法,虽然不够准确,问题不是太大。若真要当作理论基础,并作为训练发力的指导原则,就会误入歧途!

这是因为鞭打理论要求是“肢体的运动形式往往表现为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实践中的乒乓球击球动作,有些动作有先后衔接,也有些动作是要求同时完成,并不是完全都依次加速。乒乓球击球时强行制动容易造成肢体损伤,现在主流的乒乓球教学中不再要求制动,而是强调击球之后收拍卸力。

鞭子的各个环节都不具有动力源,无法主动加速,必须依靠前端环节的制动传导动量,才能获得运动的动能。而人体则不同,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可以控制参与挥拍运动的各个肢体,每一个参与运动的肢体都具有独立的动力源,可以依次参与运动,也可以同时进行运动。

在探讨如何加快挥拍速度的问题上,采用速度叠加原理比鞭打发力原理更为恰当。一方面,速度叠加原理被大众广泛知晓,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速度叠加原理比鞭打原理更科学。



这个被奉为乒乓球发力技术的核心原理,误导了很多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