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众总认为性教育就是教孩子性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2022-12-19 11:13 作者:猛砖解说  | 我要投稿

“公众总认为性教育就是教孩子性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胡佳威认为,这恰恰是社会长期缺乏性教育的必然结果。其实,性教育是个大命题,包含性别教育、价值观教育、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自我保护的生命教育等,这些非但不会让孩子提早发生性行为,反而能帮他们正确对待与性有关的各种问题。

为扭转社会对性和性教育的态度,他在无锡开办了一家儿童性教育公司“保护豆豆”,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下授课等方式,帮助家长、老师和孩子普及性教育。

不同于性教育应由学校开展的观点,胡佳威认为,家长不应缺席。

“性教育没有开始的标准年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应做好准备,当他们提出第一个有关性的问题,如我从哪里来或我是男是女时,性教育就应当开始了,并融入平时生活和与孩子日常沟通中。”
为此,胡佳威开设了为期21天的家长训练营,将专业的性教育知识,糅进多个生活场景,如孩子看到电视里亲密镜头怎么办,撞见父母发生性行为怎么办,偷看异性上厕所怎么办,或者总是触碰生殖器怎么办等等。
参加的多是城市中产家庭,高学历80后妈妈居多,她们多认同性教育理念,只是不知该怎么讲,更羞于开口谈性。不少人甚至小到月经等正常发育过程,大到乳房、生殖器名称,全用“那个”代替。
比起成人的三缄其口,孩子们对性的好奇与探索从未停止。
“其实孩子们对性的接触和了解,远比成人想象中多得多。”胡佳威说,随着儿童更早触网,涉性弹窗广告、软色情内容、不慎交友等,都给他们更多接触性的渠道,尤对家长遮遮掩掩的涉性问题,他们会主动上网找答案,结果可想而知。
“性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我们对性的错误认识。”胡佳威说,相比关注如何把握性教育的尺度,或记住各种性问题的标准答案,改变人们对性羞于启齿的态度,更为关键。
“当家长能够坦然、科学地和孩子谈性说爱,实事求是,不编瞎话应付,就是最好的性教育。”他说。(为保护隐私,文中梦梦、蒋成飞、李军、周亮、孙平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周刊智库(ID:fhzkzk),记者:卢伊,编辑:孙杨,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686期

公众总认为性教育就是教孩子性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