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风情 翁牛特炒米
炒米是翁牛特蒙古人传统的主要食品之一。炒米,用糜子米炒制而成。分脆炒米、硬炒米两种。炒炒米经过以下几道工序: 泡。把簸干净的糜子米倒入大铁锅里,加适当的水用文火煮。在煮的过程中,用大铁铲不断搅翻锅里的米,使米泡胀为止。然后,把泡胀的米掏出来晒,把水滴尽。 炒。大锅里倒入小半锅干净的细沙子,用硬火把沙子烧红后,再将泡胀的米倒入一升左右,然后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米迸出花后,马上掏出锅。如此往复,一次炒一斗米。这是炒脆米的方法。炒硬米的方法与此不同,不加水泡,也不用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这里的人炒脆米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即烧杏树疙瘩。据说,用这种火炒的炒米白净,粒儿大。吃起来酥脆香甜。 碾。用石碾子碾三遍。第一遍簸出粗糠。第二遍簸出细糠,第三遍簸出碎渣子(蒙古语,称扎日木,可以吃)。 脆炒米可用奶茶、牛奶泡着吃,也可用乌日莫(即稀奶油)和朱格黑(黄油渣滓)拌着吃。硬炒米可用来作羊肉稀粥,也可做干饭。 脆炒米不需要煮即可以食用,硬炒米比别的米熟得快。因此,特别适合牧民的生产生活,出野外放牧、走“敖特尔”和“阿颜”(蒙古语,即旅行和拉脚,这里指去远处拉盐)。用炒米作旅途干粮再好不过了。 (色登道尔吉文 那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