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军史话] 意土战争—飞机的首次登场

2021-10-24 14:17 作者:怂出太阳系  | 我要投稿

       太久不更新,这期鸽了太久了 

       前言 

       日俄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残酷厮杀落下帷幕后,我们的目光又重新投向西方。

       我们知道,飞上蓝天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不论是达.芬奇的绘画中对航空器的畅想,还是中国明代的万户在凳子上绑上火箭,对飞上蓝天的原始探索,都代表了人类飞上蓝天的伟大梦想。但是这些梦想受限于科技水平,并没有将人类真正地带上蓝天。相比于飞上蓝天的艰难,征服大海却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实现一些,15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间,近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以欧美国家主导的全球殖民体系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前几期说的都是这段时期发生的重大代表性事件,是人类在海洋上的博弈和厮杀,这也标志着大海再也不是阻隔人类的一道天然屏障。人类在征服了海洋以后,又把目光转向了许久未关注过的天空。

        实际上,人类在此之前并非没有制造过会飞的器物,只不过不能载人,不能控制方向,只能是任其随意飞行,中国古代传统的曾用作军事用途的手工艺品“孔明灯”就是代表,“孔明灯”曾用于军事联络用途,可以起到收发信号的作用。

        而“孔明灯”的原理其实和后来的热气球大同小异,利用热空气的膨胀带来的内外空气密度差,产生浮力将气球送上天。

我们现代用于祈福的”孔明灯“早年也是作为军事用途的飞行物

        近代,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在1783年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载人热气球,他们在气球吊篮下放入鸡鸭羊各一只,把它们当做试验品试验载人飞行的可能性,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制造出真正可以载人的飞行器,同年11月21日,两名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坐此种气球,在巴黎上空飘行25分钟,平安降落在距起飞地约8.9公里的地方,这是人类第一次升空航行。

蒙哥尔费兄弟

       

热气球升空

       热气球发明后,人类还发明了飞艇,它与热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世界上第一艘飞艇是法国工程师H·吉法尔于1852年发明的。橄榄型的飞艇长44米,直径12米,在软式气囊下有一三角型风帆用来操纵飞行方向,在吊篮内装有一台仅3马力的蒸汽发动机驱动一副三叶螺旋桨。

      1852年9月24日,吉法尔从巴黎马戏场起飞,以大约8公里的时速飞行到28公里外的德拉普。此后内燃机的问世,使飞艇也有了重量更轻、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动力装置。

       但热气球和飞艇毕竟是飞行较为缓慢的飞行器,1870年,普法战争中,在巴黎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之际,法国人用热气球来与城外的人进行通信,飞艇也曾用于侦查和轰炸任务,但这两者的飞行速度是十分缓慢的,还属于比较原始的航空器,但对于人类,热气球和飞艇的发明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们作为军事用途的航空器时也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战中,德国的齐柏林飞艇曾经用于轰炸伦敦

       除了热气球和飞艇,人类还观察鸟类的飞行,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发带“翼”的飞行器,事实证明,仿生学的力量是强大的,未来将证明这条科技树的正确性,英国的乔治.凯利爵士在1853年就造出了无动力载人翼型飞行器,后来我们把其称为——滑翔机

      再至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航空器——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此后,飞机的迅速改进让众多国家的军队看到了其军事价值,并很快的用于战争。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一号

       

莱特兄弟

        意土战争,就是飞机首次亮相,人类真正第一次使用飞机的战争。

        

飞机的出现使得战争变得立体化

  战争背景      

       20世纪初,矛盾交织的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使得各殖民强国扩展海外市场和殖民地的需求只增不减,新兴的殖民国家德国,意大利和欧洲老牌殖民国家英国,法国的矛盾尤为深刻,尤其是意大利,虽然早在19世纪中后叶完成统一,资本主义得到巨大发展,但是对外扩张的路似乎一直不太顺利,不仅在利萨海战吃了奥地利的瘪,就连强租大清三门湾的行动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吃了大清的瘪。(这个可以以后查查资料展开讲)。于是意大利改变了策略,先不要碰远端自己暂时触手难及的土地,就近跨过地中海获得北非的势力范围岂不美哉?

        可是放眼望去,北非主要的领地,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已经被法国殖民,法国还准备兼并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今利比亚,名义上还归属土耳其,实际上已经为法国所控制)。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国家特别是意大利的反对,

        为此意大利积极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与各列强达成协议和默契(与德奥两国结成三国同盟,对抗英法俄的三国协约,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阵营,虽然意大利这个二五仔最后倒戈了),换取了德奥等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获取利益。为了作好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的准备,意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间,不断向两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购买土地,积极扩充势力;派海军军官换上渔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捕捞海棉为名,进行海岸测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传教为名,深入内地收集情报。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亚失败的教训,不断窥测选择时机。当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事件发生后,意大利认为再不行动将可能失去机会,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的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入侵上述地区。土耳其呼吁各国制止意大利的入侵企图,可是各大国却都劝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意土战争爆发了。

战争进程

      意军于1911年9月28日晚出现在的黎波里。但等到1911年10月3日才开始轰炸港口。

      而土耳其政府官员游遍整个欧洲,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组织当地的阿拉伯人和贝都因人进行防御以抵御意大利人的入侵。意大利登陆部队于10月10号出现。

      意军在拥有较大优势的条件下,取得了初战胜利。但战争的发展却与意大利的愿望相反,战争进入了僵持状态,并使意军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这主要不是因为对付土耳其军队,而是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抵抗。

      1911年10月23日,的黎波里居民举行武装起义。意大利远征军增兵9万人,对占领区的人民进行镇压。

      1911年12月4日,意大利增援部队在一次小轰炸后在托卜鲁克登陆,向兵力配置较弱的腹地进军。一支土军小部队和利比亚先遣部队被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组织得井井有条,12月22日,托卜鲁克战役结束,凯末尔将军取得了胜利,有了这个成就,他在1912年3月6日被分派至Dernah军营中,协调战场。

  1912年3月,在Dernah附近,1500利比亚先遣队攻击战壕中的意军,意军数量上超过利比亚部队,拥有先进设备,维持着战线。意军之间缺乏协调,从Dernah不断派来援军和炮火支援。威胁着意军战线,同时阿拉伯人试图包围意大利军队。意大利进一步派来增援,因而能够稳定局势,直至战役结束。9月14日,意军下令派遣3个步兵连队进攻土阿联军在Dernah附近的营地,意军部队占领了附近的高地,切断了土军战线,接下来的3天里,土军指挥官EnverBey攻击意军在高地上的阵地。强大的意军火力扫射着土军部队,土军虽然包围了意军的山地部队Alpini,但损失惨重。其他进攻的土军也遭受同样结果。

  之后,在昔兰尼加行动停止,直到战争结束。

  1912年9月29日,意军5万多人,首先从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城市进行炮击。奥斯曼帝国在该地区防守兵力很弱,只有一个师约7000多人,而且士兵多来自奥斯曼帝国内地,不愿在异国作战。10月4日夜,意军登陆部队1600多人,未遇激烈抵抗便占领了的黎波里和胡姆斯。11日,意大利远征军3万5千人开始在的黎波里登陆,击退了为数不多的当地守军,占领了托卜鲁克和德尔纳。19日,意军舰队掩护一个步兵师班加西登陆,经两天激战,占领了该城。由于战争开始后,意军封锁了战区海岸线,英国又不允许土军通过埃及,使土军无法向北非增援。至10月底,意军已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一些主要海滨城市。

航空队的巨大作用

       在此期间,意大利约有20架军用飞机,32名飞行员,隶属于意大利陆军,编为第一航空连。意陆军动员9架飞机、11名飞行员参战。这些飞机装箱于1911年10月15日海运到的黎波里海湾。

       10月23日6时19分至7时20分,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一架布莱里奥Ⅺ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土军阵地上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侦察,从此揭开了飞机参战的序幕。

飞机首次遭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杀伤,图片来源:《意土战争与人类早期空战》安德烈

       10月25日,副队长莫伊佐驾驶“纽波特”飞机侦察时,机翼被3颗来福枪子弹击伤,这是飞机首次遭敌地面火力杀伤。
       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飞机在北非塔吉拉绿洲和艾因扎拉地区向土军阵地投下4颗重2公斤的“西佩利”式榴弹,成为历史上的首次轰炸,结果奥斯曼帝国指责意大利犯了轰炸医院的罪行。 

当时留下的照片

 

朱里奥.加沃蒂

      

”鸽“式战斗机


       此后,意军也曾使用飞机向当地投撒了数千张传单,企图劝阿拉伯群众投降,使飞机又增加了一项进行空中宣传的任务。还首次尝试了利用固定在飞机上的照相机进行空中照相侦察。意军入侵北非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游击队和志愿军与入侵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使意军也损失惨重。

      1912年5月,意军把步兵增至10万,并继续调来35架飞机,部分飞艇和其他技术兵器,采取了更大的军事行动。占领了赞祖尔和莱卜达绿洲,舰队炮击了达达尼尔海峡和贝鲁特防御工事及土耳其的其他港口,迫使海峡关闭,并攻占了罗得岛、科斯岛和多德卡尼斯群岛。

       5月2日,意军第二航空队队长马连戈上尉首次进行了30分钟的夜间侦察。6月11日黎明前,又凭借固定在飞行帽上的手电筒,对土耳其营地进行了首次夜间轰炸。由于巴尔干半岛新的战争威胁和土耳其国内日益增长的危机,土耳其想尽快结束同意大利的战争,遂于10月15日,与意大利在瑞士洛桑附近的乌希签订和约,土耳其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罗得岛、多德卡尼斯群岛割让给意大利。意土战争降下帷幕。

战争结束,签订《洛桑协议》,并且使得列强认识到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可能会有更巨大的作用

战争影响

        侵略战争一直是许多强大国家欺负弱小国家来达到扩充自己领土的方式,虽然方式残暴,却快速有效,一直是强权国家的专利。近代的意大利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最终也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看中了当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日渐没落的国力和有利的世界大环境,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它。

  其开创了飞机参战的新纪元,似乎昭示着残酷的现代化战争正式到来,意土战争影响还不止于此,意大利通过血腥的侵略战争扩大了自己的领土,飞机轰炸,火炮轰鸣,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其加速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同时意大利的获胜也膨胀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野心,其矛盾愈演愈烈,成为更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前奏。另外,在意土战争中人们对恶势力的反抗也显示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

引用:作者:艾伦蓓可老师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276050/ 出处:bilibili

   论文:《意土战争与人类早期空战》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f1n08s0y33r0p70pf750gc0bs110564&site=xueshu_se&hitarticle=1

   论文:《意土战争:飞机第一次出现在战场》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5b3070ed8e37f5079456e2746560ac1d&site=xueshu_se

       

       

[军史话] 意土战争—飞机的首次登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