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怎么运动?做哪些运动比较合适?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在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并减轻焦虑、疲劳、淋巴水肿等症状。
许多肿瘤患者不清楚治疗期间要怎么运动,哪些运动比较合适,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应该如何运动。

一、肿瘤治疗不同阶段的运动建议
1. 治疗阶段
肿瘤治疗阶段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体能不支,不建议勉强运动。当患者具备一定体能后,就可以尝试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前后:
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应增加运动,增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从而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手术后如果不能下床,可以在床上做四肢伸展、翻身运动,家属可帮忙按摩四肢。当患者可以下地活动,应每天在病房、走廊里走动,尽量避免长时间卧床。
放化疗期间:
放化疗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宜以休养为主。等到不良反应缓解后,可以恢复运动,并尽可能地维持活动,做拉伸运动、慢走、做家务等等,可以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促进体能恢复,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考虑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安排合理的运动计划,每周坚持一定量的运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 无疾病和疾病稳定期
此时患者应保持运动习惯,结合科学的运动和营养的饮食,增强体魄,增加肌肉质量,使体重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3. 晚期患者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身体能力较好的可以适度运动,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强度较小的运动方式。不建议身体虚弱的患者过度运动,尤其是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过度的运动可能引发瘤体破裂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二、适合肿瘤患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1、有氧运动:
a.散步:最简便的有氧运动,除了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外都可以进行。可以在家中散步,也可以在小区、花园里散步。
b.太极拳: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拉伸活动全身肢体关节,活络经脉,使人精力充沛。
c.慢跑: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最好的运动方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骨密度。患者可以根据体能调节跑步速度,保持均匀稳定的呼吸。
d.游泳:能通过神经反射和神经、体液调节,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呼吸功能和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提高整体功能活动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2、柔韧性运动:
瑜伽、舞蹈:可以调节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调节身体呼吸与心率,同时加强自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情愉悦。
3、抗阻运动:
杠铃、哑铃、弹力带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肌肉水平,缓解因肌肉量减少而引发的腰背酸痛、肢体无力等症状。

三、肿瘤患者运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 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急于恢复以前的体能,应慢慢调整恢复,不要急于求成。
2. 运动时应有家属陪伴,避免独自运动,防止发生危险。
3. 科学的运动要搭配合理的膳食与充分的休息,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关注公众号:爱递医学汇,了解更多癌症护理知识,加入全国抗癌病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