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风】飒沓如流星:第2章,佳人秘事

2021-08-20 18:24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本故事纯属胡说八道,配图皆为凑数,谨祝观赏愉快) 

【5】

自古有一种说法,叫做“红袖添香夜读书”,据说乃是文人墨客的独有风雅。

对于春风渡的招牌——林泽茵而言,这红袖也好、红肚兜也罢,甚至是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只是为了取悦男人的道具。

如果这些来章台寻找风流快活的公子少爷,还愿意花重金在闺房中熏了这从据说波斯传入的迷迭香,淡淡的烟,隐隐的香,入骨的酥,嘤嘤的语,她定然能让客官忘却尘世的烟火,只愿沉浸在这温柔乡,腻死在一呼一吸的聚散离合中。

想来,当年柳红娘从一众小孩子里一眼相中她时,她只不过是一个被爹娘狠心卖掉的多余女娃。

在柳红娘眼中,这群不到11、12岁的小女孩,不过是一些嗷嗷待哺的雏鸟,养大了是为了让自己卖钱用的。她们若是有自己的命数,将来成了名,等别人来赎或者攒购了钱自己赎,柳红娘都是不会拦的。毕竟,自己也是这般熬出来的。

这林泽茵让柳红娘觉得特别,只是因为她小小年纪,已然眉目带水,透着一股子与年纪不相符的媚。

这女子流落于章台,想要出头,恐怕媚的底色比美和才更重要。美和才有时后天才能修的,媚的玄妙,后天往往能习得其表,而难窥其本。

这章台自有它的规矩,客人们来寻快活,总还是更喜欢年轻漂亮的,如果是新人,则更有一番趣味。倘若她有幸成为日后的头牌,茶余饭后,客人本尊也有吹嘘的资本。

对于柳红娘来说,头牌等几个招牌自然是不能随便恭迎的。要么是能出得起价钱的,要么是自己撑得起场面的,简言之,非富即贵。

其余的女儿们,有被人相中赎身的,有自己攒购了本想过寻常日子的,也有个生老病死,总之,有人出去,也要有新人进来,新人要多一些,尤其是这些被爹娘卖掉的小女孩,每隔一段日子就要挑一些新的,她们价钱低、好养活、还听话,保不齐将来就能养成个金元宝,算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而且,在柳红娘眼中,这已然可见的帝国余晖、乱世败相中,收纳她们,总比让她们无依无靠地凋零好。

林泽茵的名字是柳红娘取的。当时柳红娘只知道这女娃出自广州府新安县的某个林家,名字不知。望着这对眼眸,柳红娘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泽茵”二字。

好吧,从此,你就叫林泽茵吧!

林泽茵天资聪慧,10岁入了局,15岁就已然能弹得一手好曲,唱得一首好调,坐陪贡院的考生,吟诗作对更有自己的韵味,更不用说“女大十八变”,即使不施粉黛,仅是依栏梳妆,就被奉为“金陵小西施”。

慢慢地,这名气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林泽茵是16岁被人点了初红,当时喜好风月的达官显贵为了拔得头筹,也是各显神通,更是惹得南京城内秦淮河畔好一番热闹。林泽茵大赚了名头,柳红娘大赚了银子。

柳红娘很懂男人,她太懂得男人的里里外外。同时,她更懂女人。

看一眼,足够,哪怕只是个小女孩。

要说柳红娘果然慧眼识人,这林泽茵初闻云雨,就好像玩“华容道”的棋局,破了法阵,也就通了精窍,再有柳红娘的机巧相授,让那些偶临章台点她的人,没有一个不乐不思蜀的。

依照规矩,落了红的女儿要有个花名,依旧是柳红娘根据每个姑娘的性格或者风格来取。

而林泽茵的花名——白牡丹。是自己取的。

牡丹者,玉笑珠香,风流潇洒,有“国色天香”的名号。这白,也有一番说头,林泽茵的肤白,则是月光之下,宛若凝脂,更有书生留下的“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软糯肌肤真似雪,不容人尽已生凉”的诗句在坊间流传。 

当然,要说这花名也更有深处的独到典故。

世传成仙后的吕祖吕洞宾,某天在凡尘遇见了杭州女子白牡丹,想要度脱她成仙,曾“三戏白牡丹”不成,竟让吕洞宾羞愤难当,发誓从此再不下凡度人。

在林泽茵看来,世间从来无神无仙,不过,人虽然不能成仙,但可以临仙,只要方法得当,自然能有方法让人如临仙坛,纵使春宵只有一刻,也能了却烦恼无数。

于是,从南京到京师,从南至北,就有了“春风不渡玉门关,临仙需折白牡丹”的说法。

未完待续,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如果还有下期的话)

【国风】飒沓如流星:第2章,佳人秘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