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絮语
壹
王头刚下飞机就掏出手机报平安。
——到了昂。
两站常规挑战赛,国乒小分队是奔着世乒赛前抢积分来的。
王头给自己的任务是提升一下双打个人的CPR,以盼在接踵而至的休斯敦世乒赛中给自己和孙莎混个好位次。
临时门前,和孙莎上了两节混双课。
他逗孙莎,哥出门给咱挣前程去了昂。
孙莎白眼,管管你自己的个人排名吧哥,早点挣个自己的半区。
王头噎住:半区,咱没这能力啊。
孙莎龇牙:四分之一区也成啊。
四分之一区啊,王头掰着指头算了算自己的分,有点难度,但小豆包的话,他向来是愿意听的。
手机震动。
——好好休息,比赛加油。
——还没睡?
——马上。
时差让人无法入睡,王头收拾了背包到训练馆。
馆内还陆陆续续在布置,王头四处晃悠。
这球桌搭得不着四六的,场馆氛围营造倒是如火如荼。
球馆上空漂浮着巨大的横幅:
I FEEL
S
LOVE
NIA
王头举起手机拍摄,低头笑着把每日一图发送给孙莎。
孙莎吃着早饭查收了来自跨越时差的心机表白。
捧着手机回复:
——看不懂。
孙莎私下和姐姐们吐槽王头有点恋爱脑。捏脸专利发明家,守护行李先驱者,莎吹俱乐部开拓人。
他们俩达成了某种“先出成绩”的默契,“在一起”只是时间问题,孙莎不太明白他时不时就要发作一次的圈地行为。
奥运前,龙哥球迷无处不在;奥运后,他俩唯粉无孔不入。
孙莎是见识过黑粉的力量的,即使在东京奥运之后局面好转了很多,但曾经的伤疤还是会警醒着她,也不愿让从来都不受舆论偏爱的哥哥以身试险。
王头对收到的反馈一笑而过。
和赛场上一样,他释放一些,孙莎就冷静一些。
他能通过冰冷的屏幕感受到孙莎略带无语又稍显别扭的害羞,就如同她在赛场上能够安抚住他渴望到紧绷的情绪。
这种默契,他俩一直都有。
要不怎么说绝配呢。
首站输给柳丁,次站输给大胖。
拿了两站的混双冠军撇撇嘴,给即将汇合的搭档发消息:
——打不过啊,真打不过。
——继续努力💪
王头摸摸鼻子,后腰一片火热,好似有只肉乎乎的小手,通过文字,跨越万里,轻轻拍了拍他。
贰
两年不到,重回斯洛文尼亚,他俩已经手握两座赫杜塞克杯。
王头连续几天接受了“新世一”的调侃,他倒是很认得清现状,在采访里也直言自己还没有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准,离龙队东哥还有很大的距离。
要说本站的目标,他个人的侧重点还是更偏向混双,当然,也很期待单打能有突破,上一站没单打上,他也是挺不过瘾的。
很多似真似假的恭喜,王头最满意的要数石头转发的突破,与孙莎时隔520天登顶。
嘴上骂着小石头一天天不学好,尽看些有的没的,转头就抄送给孙莎:
——瞧瞧,就咱俩这缘分。
——哈哈哈哈还没祝贺你,值得恭喜。
——我这体验卡,就别恭喜了。
——祝贺你,恭喜的是我。
——怎么说
——喜提“世一”陪练。训练馆,速来。
不同于上一站体验了决胜局3-9落后极限翻盘的刺激,这站的混双比赛只能用“平平无奇范围内”来形容。
除了两位韩女姐姐友情陪练了一把,几乎就他俩日常对练。
王头方言他这个“世一”是“世界一流陪练”的意思,可唯一的客户却不太买账。
轻了不行,重了不行,这天他手腕一个动作,球“唰”地出去了,他立马解释自己真没发力,生怕对面的“世一”给差评。
无惊无险走到最后一个比赛日。
王头看着孙莎握拳庆祝,轻轻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她憋着一口气。上站输给平野,搁以前她下来能哭到抽抽,虽说现在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她已经长大了,但龙哥35了还是一直想赢呢。
谁都想赢的。
没有例外。
他轻轻地吐了一口气,还是差一点点。
撇了一下脑袋。
果然,没有例外的。
合影前王头掏出手机撒娇:
——打不过啊,还是打不过。
——谦虚了。这场开始,应该算五五开了。
王头还没来得及品味这突如其来的至高评价,孙莎发送了一张图片。
应该是某天训练她偷拍的,画面里的他笑得很开心。
一头雾水又忍不住瞎得意:
——按下快门的瞬间是不是觉得帅呆了
——😒
——收回你的嫌弃,我们还是好搭档
——你这两年涨得球是不是用浪漫细胞换的?看上面啦猪头
照片的上方悬浮着赛事筹办方的氛围横幅:
I FEEL
S
LOVE
NIA
叁
I FEEL
S
LOVE
NIA
I feel, sun love 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