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应对自我否定

2023-05-16 21:29 作者:先生坐何至于此  | 我要投稿

    自我否定在当今社会是很常见的一件事,先来说说什么是自己我否定。

    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行。

    为什么中国会广泛产生这种现象?

    第一,马哲。

    马哲里面本身就说了,事物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自我否定。否定本身是发展的环节,也就是说否定其实是有好的一面。

    第二,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告诉你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你认为自己有所成就的时候告诉你做得还不够,要更进一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于是你会发现自己永远没有个头。

    第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本身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之所以大家认为要吃苦就是因为当下还不够好。当然这个对比也可能是你的家长对比的,但在他们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内化成你的自我否定。

    这个也能理解,毕竟大家千万不要说家长提倡吃苦这一套,在他们的时代不吃苦都活不下去,简单地来说就是筛选机制,能活下来并且有后代的都是能吃苦的,不是没有吃不了苦的人,是吃不了苦的就没活下来。

    大家总是在说他们吃了时代红利,前提是他们能活到吃红利的时候。那时候啥基础设施都比现在落后得多了。

    言归正传,接下来说说自我否定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纵向比较,也就是自己和过去以及未来的自己比。

    这种比较中通常会有这样一种观念,当你为某个目标努力时,你预设了到这个目标还有10m的路程,但是当你努力了之后,你可能发现得20m才能到。

    当你又走了20m,你的认知更上一层楼了。这时候你认为目标可能还要30m。

    你的心态可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因为随着认知的发展,原本你预设的目标路程一次又一次被你自己推翻,你开始认为达到目标遥遥无期。

    你的认知告诉你当前达到目标还要30m,但是你的潜意识告诉你这个30m之后还会有40m,50m,60m。

    你太精明了,算到最后你得出的结果是你永远也达不到。

    同时你又为了前面走的沉没成本而难受,为达不到目标的无力感而难受,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继续走下去,还是换个目标的迷茫而感到恐惧。

    这就是纵向自我否定。

    再谈谈横向自我否定。

    同一时刻,你的能力会有很多项,你也很清楚一个正常人的能力是什么样的。

    你会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不是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正常人的标准,是每一件事情大概需要做到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能做到的程度。

   正常“人”的标准,是大部分事情能做到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能做到的程度,但他们会有做得不够正常标准的事情,并且即便是他们能够做到正常标准的事情,也不是次次能够做好。

    简单来说,他们会有达不到的正常目标,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时也会有失败率。

    看了这么多,自我否定就是坏吗?

    自我否定是不是坏事,取决于你对待他的看法。评价人和能力要分开看,并不是统一的。

    在纵向方面,你要对比的并不是未来的目标,而是过去的自己。

    当你陷入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中时,你要知道你比过去的自己做得更好了。虽然你还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究竟会不会时40m,50m,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想太多。

    可以想,但要适当欺骗自己。

    即便你当前认知是还有40m,你就告诉自己最多还有50m就好了。后面的,不要往下想。

    在横向方面,你要对比的是他人的能力。

    你对比的不是A的为人处世,B的颜值,C的身材,D的专业能力,E的家庭背景,F的运动能力,你比不完的。

    即便要比,你要也要比你社交圈中的正常人。

    你要和他们全面的比,不要总盯着他们亮眼的地方,那会产生光环效应。看全面一点,他们并非事事做到正常人标准,更不会事事比周围的人强。

    实在比不过,你应该试试比一下全社会范围中的正常人。

    自我否定的好处在于它能让你不断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你形成一个观念时,它能给你提供一个内部视角,在问题还没到来之前就预设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让你提前做好应对。

    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你再也不会有成长的空间。这个时候你并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否定了自我外的一切。

    所以,最终还是要正确看待自我否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单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知是无限的,只要人类能够一直延伸下去。

    你的努力也是有意义的,你并非达不到目标,而是在不断接近。

    

如何应对自我否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