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中国崛起,还是盘算大阴谋?G7峰会在即,美国突然态度大变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近期突然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到底是因为适应了中国的崛起还是背后在盘算大阴谋? G七峰会在即,美国态度突然大变,不再大量谈论与中国进行对抗,却转而开始声称要跟中国进行合作,到底为啥?

难道是硬的不行来软的,布林肯突然对中国说软话,代表着美国对华态度的一些微妙转变,而在这样的转变背后,美国似乎有难言之隐,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论是美国还是其盟友,都很难绕过和中国的合作,转而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似乎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近期接受采访时,他谈到竞争和合作的频率明显高于对抗这个词汇的频率,而布林肯接受采访所说的言论事实上代表的是整个美国的对华态度,而国务卿态度的转变,事实上也代表着美国对华态度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变,事实上就连拜登也曾表示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且不论布林肯究竟是真的发现中国崛起已经无法阻挡开始,逐渐适应还是在背后盘算什么大阴谋,他的一些言论的确没错,比如中国和美国在一些方面有着共同利益。

除此之外,布林肯还曾表示美国其他盟友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不需要被切断或终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让美国国务卿不得不说出这样的话,首先不可否认的就是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逐渐崛起,目前的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和美国展开了各方面的经济合作,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事实都已经陷入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强行切割必然会导致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美国前任外交官傅立民就明确指出,美国农民此前在中国拥有高达24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但由于此前特朗普政府采取的贸易战政策,美国农民损失了这一市场的绝大部分,美国企业的收入也受到影响,由于利润下降,不得不削减员工的工资,如果美国对华贸易战继续持续下去,那么到2025年,美国GDP将会比此前预期少掉1.6万亿美元,因此全面对抗对美国来说也没好处。
而从另一方面,美国能够拥有目前的世界霸权,离不开其欧洲和其他地区盟友的支持,但如果美国持续采取对华对抗策略,那么其盟友离心倾向将会越来越明显,因为不管是欧洲的欧盟还是亚洲的日本,在经济上都和中国达成了非常深度的合作,欧盟主心骨之一,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明确指出,在和中国有关问题上,欧洲和美国利益并不一致,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的盟友并不认为为了支持美国,可以全方位放弃与中国经济合作带来的利益,如果美国继续强推与中国全面对抗开展新冷战的政策,它的盟友体系将会分崩离析,而美国无法承担这样的后果。

简单来说,虽然美国并不愿意软化对中国的态度,但盟友的离心倾向和美国自身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都让美国不得不对中国采取软化的态度,事实上对美国来说真正更加有利的对华态度是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而不是全面对抗的关系,美国态度的转变或许说明美国高层终于想通了这一点,但中国仍需对美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