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欺凌了只有20%的孩子会说』父母如何判断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2023-07-15 17:31 作者:沈家宏  | 我要投稿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显示:


49%的人承认对其他的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表示曾遭受过其他同学的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校园欺凌的属性已经由校园事故转化为了社会问题。


可见,校园欺凌一直存在,并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


而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却是严重的,甚至可能还会伴随一生。


孩子遇到欺凌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已经遇到了欺凌父母又该如何处理,以保护孩子呢?


以下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 怎么识别孩子被欺凌?

▪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报告被欺凌?

▪ 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

▪ 被欺凌者如何应对欺凌?

▪ 孩子被欺凌父母不恰当的做法?

▪ 孩子受欺凌父母可以怎么做?



Bullying

怎么识别孩子被欺凌


1. 孩子身上出现不明伤痕,问到孩子可能会说一不小心碰的,或是不小心摔的为借口。


2. 孩子的衣服、书籍、电子产品或珠宝经常丢失或毁坏。


3. 突然出现身体状况,经常说自己头痛或胃痛,总感觉不舒服或装病,从而逃避去学校。


4. 饮食习惯的改变,例如突然不吃饭或暴饮暴食,孩子们可能没有在学校吃午饭而饿着肚子回家。


5. 睡眠习惯的改变,难以入睡或经常做噩梦。


6. 成绩突然下降、对功课失去兴趣或不想上学。


7. 不愿意社交,突然与朋友断交,或逃避社交场合。


8. 时常感到无助感或自尊心降低。


9. 出现自毁行为,例如离家出走、自残或谈论自杀。


自伤的原因可能是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反抗,从而对自己产生不满和愤怒,所以他们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上的情况,请不要忽视!立即与孩子沟通,并寻求学校、心理咨询的帮助。



Bullying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报告被欺凌


调查显示,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中只有20%的欺凌事件得到了报告,孩子不告诉大人自己被欺凌的原因有很多:


1. 报告了老师,老师可能无法很好地处理,反而孩子还会被视为软弱或告密者,而遭受更多的更隐蔽的欺凌,


或是有些老师可能也不会去管,觉得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甚至有些老师会组织其他孩子不和其中一个孩子玩。


报告了父母,父母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去欺凌者家里,或是去学校想要为孩子讨回公道,


父母这些行为可能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孩子产生压力,甚至会造成新的创伤。


或是有些父母会说,


“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呢?你自己想想为什么!”


这样原本自责的孩子,又会将所有的事情归结在自己身上,将欺凌事件合理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被欺负,而不是原本欺凌者是错的,是需要被制止的,反而使欺凌者肆无忌惮。


2. 欺凌的过程会让孩子感到无助,ta可能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件事,以再次拥有控制感,所以选择先不告诉父母。


3. 孩子们可能不敢说出来,他们会觉得这是一段屈辱的事件。


4. 遭受欺凌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只是被同学孤立,而是被整个社会孤立,所以他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关心或理解自己。


5. 朋友可以帮助保护孩子免受欺凌,而孩子们可能会害怕同学会拒绝ta,会失去这种支持,害怕因为自己被欺凌,朋友也会离开自己。



Bullying

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


焦虑;

沮丧;

低自尊;

睡眠困难;

自我伤害或自杀的想法。


这些经历似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隐藏,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克服了它,


研究表明,小时候被欺负的年轻人患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


所以,校园欺凌对孩子的长期影响包括:


学业困难与辍学;

广泛性焦虑症;

社交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

抑郁症。


父母和学校恰当地对待就很重要,如果处理方法不当,那就会给孩子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Bullying

被欺凌者如何应对欺凌


1.在被欺凌的当下


当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情况发生时,寻求成年人、朋友或同学的协助,如果周边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大声向路人求救。


如果欺凌发生时,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避免无效回应,避免引起更强烈攻击的回应,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走开,恰当地保护自己非常重要,尽量不要反击,有研究表明,反击可能会让欺凌行为变得更剧烈。


如果可能的话,在被欺凌的时候表现出坚定和自信,自信的身体语言非常重要,如果仍然表现得很软弱,或者不安,可能会让实施欺凌的人更加大胆(这里的自信,不是咄咄逼人、好斗或调戏对方)。


练习自信的身体语言:研究表明,当人们站直、拉宽肩膀、双脚站立、鼓起胸膛和抬起下巴时,这样往往会感到更加自信和有力量。


欺凌者往往会更害怕他们认为自信的人,那一刻怎么处理内在的紧张,如何能够保持不动声色,是很重要的。


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因为有些欺凌者的内心也是很欺软怕硬的,或者有策略地与对方谈话或是借助环境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可以利用幽默来转移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情况,也可以试着一笑置之,如果你能坦然地和欺凌者开开玩笑,可能会让欺凌者措手不及。


赞同贬损的言论或“自贬”,承认自己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样子,不去害怕不去解释,甚至不去反驳,从而将其化解。


避开不安全的地方,比如篮球场、楼梯拐角等等,或在可能遭遇欺凌的情况发生之前走开,或者召集其他朋友一起走。


如果您受到威胁,也请联系公安部门采取措施确保您的安全。


以上9个方法只是一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报告父母或老师,下面我们将会讲到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此类事件。


2.在心理上


不要责怪自己


受到欺凌从来都不是被欺凌者的错,是欺凌者的错,所以不要因为他们的缺点而责怪自己,这件事与你无关,


也不要为了自己的不反抗而责怪自己,你只是选择了最优的解决方式,因为反抗反而可能遭到更多的攻击。


不要向别人发泄


如果你被别人欺负,千万不要因为这份愤怒与不甘而去欺负比你弱小的人群,


因为这也会使你成为一个欺凌者,这样你的创伤不仅得不到处理,还有可能增加新的创伤。


不要因此扰乱你的生活


不要因为欺凌者而扰乱你的日常生活,有些孩子会因为受到了欺凌就自暴自弃,觉得他们伤害了我,他们就需要为我负责,


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把自己应该的样子找到。


不要报复


虽然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欺凌者的行为似乎很诱人,但许多欺凌者希望在欺负你时看到你害怕的样子,剥夺他们的这种满足感可以夺走他们的一些力量,


但是如果你受伤了正当防卫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


Bullying

孩子被欺凌父母不恰当的做法


1. 永远不要让孩子忽视欺凌。


2. 不要责怪遭受欺凌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应当遭受欺凌,即便欺凌是ta所挑起的。


3. 不要让孩子以武力对抗欺凌者,这可能导致孩子受伤、被休学或被开除。


4. 家长应抑制自己与涉及欺凌事件的其他家长联系的冲动,这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学校或其他官员可以担当家长之间调停者的角色。


5. 持续跟进,因为欺凌是一种会重复发生的行为,或者有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持续不懈地努力方能确保其停止。



Bullying

孩子受欺凌父母可以怎么做


1. 保持冷静,倾听并关注孩子,向孩子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是可以通过父母的帮助解决的,


谈话的目标也是为了了解孩子被欺凌的经历,给孩子提供支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父母都会站在ta这边。


2. 共情孩子,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会让孩子以后也难以争取自己的权利,比如可以运用共情式的平等的沟通,可以这样问孩子:


我注意到你似乎压力很大/焦虑/沮丧,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注意到你花更多的时间独处/打电话/在房间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校里有什么事情可能会让你心烦吗?

我注意到你不再谈论你的朋友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如果你有什么想谈的,我就在这里。

以前发生过这种情况吗?你担心它会再次发生吗?

什么会让你感到更安全?

这不是你的错,无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没有人值得被欺负。

我可以联系学校/老师和他们谈谈吗?

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能想出一些你可以做的事情吗?


3. 在谈话过程中,告诉孩子被欺凌并不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让孩子确信欺凌不是他们自己的错,ta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件事情需要我们共同重视起来。


如果孩子是自己告诉父母的,也可以感谢孩子能够有勇气将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同时可以向孩子说明,你愿意谈到类似的事情,父母才有机会帮助到ta,也希望孩子能够积极地向父母表达,父母会站在ta的身边。


4. 确定你是否需要和学校谈谈这件事,去共同解决面临的情况,


试着了解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是否存在权力失衡,力量不平衡不仅限于体力,也包括在班级里的影响力等等,有时不容易识别。


5. 询问孩子,父母与学校怎样做才能够让ta感到安全,请切记,尽量减少孩子日常生活的改变。


6. 与学校共同制定行动计划,讨论可采取的措施以及政策和法律对具体做法的限制,


如果校方不愿意配合,孩子还在不断受到伤害,父母就需要走司法程序,可以咨询律师或者报警。


7. 如果您的孩子对此难以启齿,也可以考虑将孩子转介给学校辅导员、心理医生或其他心理健康服务人员。


『被欺凌了只有20%的孩子会说』父母如何判断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