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了只有20%的孩子会说』父母如何判断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显示:
49%的人承认对其他的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表示曾遭受过其他同学的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校园欺凌的属性已经由校园事故转化为了社会问题。
可见,校园欺凌一直存在,并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
而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却是严重的,甚至可能还会伴随一生。
孩子遇到欺凌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已经遇到了欺凌父母又该如何处理,以保护孩子呢?
以下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 怎么识别孩子被欺凌?
▪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报告被欺凌?
▪ 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
▪ 被欺凌者如何应对欺凌?
▪ 孩子被欺凌父母不恰当的做法?
▪ 孩子受欺凌父母可以怎么做?
Bullying
怎么识别孩子被欺凌
1. 孩子身上出现不明伤痕,问到孩子可能会说一不小心碰的,或是不小心摔的为借口。
2. 孩子的衣服、书籍、电子产品或珠宝经常丢失或毁坏。
3. 突然出现身体状况,经常说自己头痛或胃痛,总感觉不舒服或装病,从而逃避去学校。
4. 饮食习惯的改变,例如突然不吃饭或暴饮暴食,孩子们可能没有在学校吃午饭而饿着肚子回家。
5. 睡眠习惯的改变,难以入睡或经常做噩梦。
6. 成绩突然下降、对功课失去兴趣或不想上学。
7. 不愿意社交,突然与朋友断交,或逃避社交场合。
8. 时常感到无助感或自尊心降低。
9. 出现自毁行为,例如离家出走、自残或谈论自杀。
自伤的原因可能是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反抗,从而对自己产生不满和愤怒,所以他们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上的情况,请不要忽视!立即与孩子沟通,并寻求学校、心理咨询的帮助。

Bullying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报告被欺凌
调查显示,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中只有20%的欺凌事件得到了报告,孩子不告诉大人自己被欺凌的原因有很多:
1. 报告了老师,老师可能无法很好地处理,反而孩子还会被视为软弱或告密者,而遭受更多的更隐蔽的欺凌,
或是有些老师可能也不会去管,觉得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甚至有些老师会组织其他孩子不和其中一个孩子玩。
报告了父母,父母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去欺凌者家里,或是去学校想要为孩子讨回公道,
父母这些行为可能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孩子产生压力,甚至会造成新的创伤。
或是有些父母会说,
“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呢?你自己想想为什么!”
这样原本自责的孩子,又会将所有的事情归结在自己身上,将欺凌事件合理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被欺负,而不是原本欺凌者是错的,是需要被制止的,反而使欺凌者肆无忌惮。
2. 欺凌的过程会让孩子感到无助,ta可能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件事,以再次拥有控制感,所以选择先不告诉父母。
3. 孩子们可能不敢说出来,他们会觉得这是一段屈辱的事件。
4. 遭受欺凌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只是被同学孤立,而是被整个社会孤立,所以他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关心或理解自己。
5. 朋友可以帮助保护孩子免受欺凌,而孩子们可能会害怕同学会拒绝ta,会失去这种支持,害怕因为自己被欺凌,朋友也会离开自己。

Bullying
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
焦虑;
沮丧;
低自尊;
睡眠困难;
自我伤害或自杀的想法。
这些经历似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隐藏,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克服了它,
研究表明,小时候被欺负的年轻人患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
所以,校园欺凌对孩子的长期影响包括:
学业困难与辍学;
广泛性焦虑症;
社交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
抑郁症。
父母和学校恰当地对待就很重要,如果处理方法不当,那就会给孩子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Bullying
被欺凌者如何应对欺凌
1.在被欺凌的当下
① 当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情况发生时,寻求成年人、朋友或同学的协助,如果周边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大声向路人求救。
② 如果欺凌发生时,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避免无效回应,避免引起更强烈攻击的回应,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走开,恰当地保护自己非常重要,尽量不要反击,有研究表明,反击可能会让欺凌行为变得更剧烈。
③ 如果可能的话,在被欺凌的时候表现出坚定和自信,自信的身体语言非常重要,如果仍然表现得很软弱,或者不安,可能会让实施欺凌的人更加大胆(这里的自信,不是咄咄逼人、好斗或调戏对方)。
④ 练习自信的身体语言:研究表明,当人们站直、拉宽肩膀、双脚站立、鼓起胸膛和抬起下巴时,这样往往会感到更加自信和有力量。
欺凌者往往会更害怕他们认为自信的人,那一刻怎么处理内在的紧张,如何能够保持不动声色,是很重要的。
⑤ 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因为有些欺凌者的内心也是很欺软怕硬的,或者有策略地与对方谈话或是借助环境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⑥ 可以利用幽默来转移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情况,也可以试着一笑置之,如果你能坦然地和欺凌者开开玩笑,可能会让欺凌者措手不及。
⑦ 赞同贬损的言论或“自贬”,承认自己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样子,不去害怕不去解释,甚至不去反驳,从而将其化解。
⑧ 避开不安全的地方,比如篮球场、楼梯拐角等等,或在可能遭遇欺凌的情况发生之前走开,或者召集其他朋友一起走。
⑨ 如果您受到威胁,也请联系公安部门采取措施确保您的安全。
以上9个方法只是一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报告父母或老师,下面我们将会讲到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此类事件。
2.在心理上
① 不要责怪自己
受到欺凌从来都不是被欺凌者的错,是欺凌者的错,所以不要因为他们的缺点而责怪自己,这件事与你无关,
也不要为了自己的不反抗而责怪自己,你只是选择了最优的解决方式,因为反抗反而可能遭到更多的攻击。
② 不要向别人发泄
如果你被别人欺负,千万不要因为这份愤怒与不甘而去欺负比你弱小的人群,
因为这也会使你成为一个欺凌者,这样你的创伤不仅得不到处理,还有可能增加新的创伤。
③ 不要因此扰乱你的生活
不要因为欺凌者而扰乱你的日常生活,有些孩子会因为受到了欺凌就自暴自弃,觉得他们伤害了我,他们就需要为我负责,
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把自己应该的样子找到。
④ 不要报复
虽然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欺凌者的行为似乎很诱人,但许多欺凌者希望在欺负你时看到你害怕的样子,剥夺他们的这种满足感可以夺走他们的一些力量,
但是如果你受伤了正当防卫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

Bullying
孩子被欺凌父母不恰当的做法
1. 永远不要让孩子忽视欺凌。
2. 不要责怪遭受欺凌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应当遭受欺凌,即便欺凌是ta所挑起的。
3. 不要让孩子以武力对抗欺凌者,这可能导致孩子受伤、被休学或被开除。
4. 家长应抑制自己与涉及欺凌事件的其他家长联系的冲动,这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学校或其他官员可以担当家长之间调停者的角色。
5. 持续跟进,因为欺凌是一种会重复发生的行为,或者有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持续不懈地努力方能确保其停止。
Bullying
孩子受欺凌父母可以怎么做
1. 保持冷静,倾听并关注孩子,向孩子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是可以通过父母的帮助解决的,
谈话的目标也是为了了解孩子被欺凌的经历,给孩子提供支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父母都会站在ta这边。
2. 共情孩子,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会让孩子以后也难以争取自己的权利,比如可以运用共情式的平等的沟通,可以这样问孩子:
①我注意到你似乎压力很大/焦虑/沮丧,发生了什么事吗?
②我注意到你花更多的时间独处/打电话/在房间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③学校里有什么事情可能会让你心烦吗?
④我注意到你不再谈论你的朋友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⑤如果你有什么想谈的,我就在这里。
⑥以前发生过这种情况吗?你担心它会再次发生吗?
⑦什么会让你感到更安全?
⑧这不是你的错,无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没有人值得被欺负。
⑨我可以联系学校/老师和他们谈谈吗?
⑩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能想出一些你可以做的事情吗?
3. 在谈话过程中,告诉孩子被欺凌并不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让孩子确信欺凌不是他们自己的错,ta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件事情需要我们共同重视起来。
如果孩子是自己告诉父母的,也可以感谢孩子能够有勇气将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同时可以向孩子说明,你愿意谈到类似的事情,父母才有机会帮助到ta,也希望孩子能够积极地向父母表达,父母会站在ta的身边。
4. 确定你是否需要和学校谈谈这件事,去共同解决面临的情况,
试着了解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是否存在权力失衡,力量不平衡不仅限于体力,也包括在班级里的影响力等等,有时不容易识别。
5. 询问孩子,父母与学校怎样做才能够让ta感到安全,请切记,尽量减少孩子日常生活的改变。
6. 与学校共同制定行动计划,讨论可采取的措施以及政策和法律对具体做法的限制,
如果校方不愿意配合,孩子还在不断受到伤害,父母就需要走司法程序,可以咨询律师或者报警。
7. 如果您的孩子对此难以启齿,也可以考虑将孩子转介给学校辅导员、心理医生或其他心理健康服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