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年股市:定调2022,细说板块风云,新年市场将如何搏杀?

2022-01-01 10:51 作者:锡安金融何  | 我要投稿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纳指连续第四天下跌。道指跌0.16%报36338.3点,标普500指数跌0.26%报4766.18点,纳指跌0.61%报15644.97点。

全球股市年终收官,美国股市录得年线三连涨,其中标普500指数涨幅最大,达到26.89%;纳指涨21.39%,道指涨18.73%。

法国CAC 40指数全年大涨28.85%,领跑全球主要股指。此外,德国DAX 30指数全年上涨15.79%,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4.3%。

商品方面,美油全年大涨55%,创12年来最大年度涨幅。黄金期货下跌4.37%,创6年来最大年度跌幅。

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的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全年飙升246%。

【全年市场回顾】

2021年A股走出盘整向上行情。由于经济复苏明显,A股全年累计上涨4.21%。

与2020年资金买入核心权重资产、关注白酒、医药等核心赛道、漂亮50不同,今年题材炒作重回市场。

2021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医药白酒就开始放量下跌,同日小盘股指数开始悄然上涨。

没有及时转换思路的基民和股民们则大都遭遇了账户的大幅回撤,甚至由赢转亏,踏上了漫漫的回本之路。

而遭遇寒冬的还包括房地产板块、教育板块,不少曾经知名的教育企业选择壮士断腕,彻底转行。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这个双碳目标粉墨登场,这一年里新能源赛道风起云涌,但真正成为主角的并不是光伏、风电等纯正的相关板块,而是“沾边”的新能源车特别是动力电池板块,上游的锂矿,下游的“宁组合”炙手可热。

而纵观全年,除了新能源外,大科技、稀缺资源、顺周期都曾成为市场亮点,煤炭更是在“12道金牌”勒令下,才刹住了疯的步伐。

而临近年末,由于内资内耗严重,资金转而关注抛压较小的小盘、次新,以及元宇宙、数字货币、烟草等概念炒作。特别是自从小扎公司改名后,元宇宙概念持续刷屏,相关股价也持续拉升。

从概念板块来看,2021年A股涨幅最多的依次是次新股(251.76%)、盐湖提锂指数今年累涨236.40%,锂矿指数涨206.90%,稀土指数涨142.74%,表现极其突出。锂电池指数今年累升84.57%,光伏指数累升62.46%,白酒指数只涨13%。

2022年的投资主线目前尚不明确,但从之前的经济工作会议推断,预计将从消费、双碳新能源、基建、机械等板块中产生。

同时,小盘、次新的炒作至少在年初不会偃旗息鼓,妖股轮番登场的概率很大。

2021年的港股可谓全球最惨,恒指全年跌逾14%;恒生科技指数全年跌32.7%;恒生国企指数全年跌23.3%。

从恒指成分股来看,全年跌幅最大个股为阿里健康,年内跌逾71%,其次为海底捞和阿里巴巴,年内分别跌70.5%和48.9%。

全年涨幅最大个股为李宁,年内涨逾60%,其次为中国石油、中信股份,年内涨幅分别达56%和48.8%。

国内商品期市2021年,沪锡、原油、焦煤主力合约分别收涨逾96%、64%、36%。生猪期货上市首年跌逾35%;铁矿石跌逾31%。

很明显,能源是今年的主题

一直被称为聪明资金的北向资金,整个2021年坚定做多A股,12个月均保持净流入态势,共计加仓A股超4300亿元,同步刷新历史纪录,较上年净买入额翻一番。

2021年A股市场被称为“结构性牛市”,特征为局部热点短时间内连续大涨,其他板块持续低迷。

整个市值增长明显,2021年年底全部A股的市值为91.2万亿,比2020年年底的79.7万亿,增加了11.5万亿。

虽然市值的增长并非股民获利,还需要扣除新股发行对应市值,扣除2021年度定向增发市值,还要加上2021年A股现金分红金额,几项加减之后,从股民角度来看,2021年股民获利9万亿。

以2021年11月年底A股股民数1.9亿计算,2021年全年中国股民人均赚了近5万。

大家都来算算看,自己今年拖后腿没?

得益于注册制改革的实施与推动,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明显加快。2020年A股市场共有437家公司IPO上市,合计募集资金4805.50亿元,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523家公司IPO上市,同比增长19.68%,合计募集资金5435.75亿元,同比增长13.12%。今年A股市场IPO数量和募资金额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今年上市的523家上市公司,属于上证主板的有87家,占比17%;属于深证主板的有34家,占比6%;属于创业板的有199家,占比38%;属于科创板的有162家,占比31%;属于北交所的有41家,占比8%。可以看到今年创业板IPO的数量遥遥领先,科创板IPO数量紧跟其后。

俗话说A股“牛不过三年”似为常态,且每次大涨过后往往紧随着大跌。

某证券表示,随着国内全面注册制改革推进,A股市场有望加速产业结构更新,从而构建股市长牛根基。

这话听着好听,但细数注册制带来的改变,想要“四连阳”难度较大,而且即便指数能收阳,但赚钱难度却肯定会增加。

首先注册制必然导致A股扩容加速,但优质资产数量却难以同步水涨船高,所以选股难度加大;

其次,注册制大概率会实行全面20CM,这对于T+1的市场来说,使得持仓风险成倍增加,毕竟在市场中,上涨的总是少数,下跌的才是大多数。

另外,注册制会加剧企业退市风险,这虽然对市场来说是好事,也是应该的,但对于不喜欢止损,一套就习惯躺平的散户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再加上外围加息预期浓厚,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险说句四面楚歌都不为过。

所以2022年,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前景并没有那么美好。

【消息面汇总】

一、易会满接受采访,定调2022

1目前,我们正抓紧制定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

这肯定是今年第一个,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一个工作了,今年也很有可能会被载入A股甚至全球股市的历史。

2多措并举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

2021年上证指数振幅仅12.06%创历史新低,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稳”几乎是最近最确定的词了,一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

按照我们个人的解读,就是“不求上涨,不能下跌”。

所以预期2022年仍然是指数搭台,题材唱戏的“结构性行情”,也就是说权重板块不会大起大落,因为会对指数产生影响;

所以金融(包括券商)、地产,就不要指望能有多大行情了。

二、发改委表示,目前,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其余项目将在明年一季度开工。
日前,光伏刚刚因为业绩利好而大幅高开,风电作为双碳新能源的另一个核心领域,必定也会在2022年有长足的发展,在价格不高的前提下,值得持续关注。

三、多地住房政策支持二孩三孩家庭:买房发补贴,公租房优先配租
人口老龄化、婚育率双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么围绕养老的概念也会是一个中线可持续的概念;

为什么不说婴童?

因为刺激只是刺激,反而说明趋势下降明显,就别总想着力挽狂澜了。

四、财政部等四部门:明年新能源车补贴标准在今年基础上退坡30%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等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这个其实不是突发利空,是造就计划好的事情,而且2023年补贴就彻底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只是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新能源车的趋势无法逆转,毕竟这是早就定好的调子;

但锂电能否继续维持霸主地位?

国产企业能否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如何解决北方冬季里程大幅缩短问题?

二手车无人问津,大幅贬值的现状能否改变?
有太多的可能在等着这个行业,但无论如何,这都将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市场,永远不会缺少机会,值得持续关注。

五、贵州茅台:预计2021年净利润520亿 同比增长11.3%

去年年报是13.3%,同比还是下降了,但好歹超过了10%,总体平稳,不构成利空,而且近期茅老大,宁老大越来越成为调控指数的工具,一切消息都是为了“四两拨千斤”,庄家怎么想才重要。

六、央视发声2024年元宇宙市场规模或超5万亿

2021年,出现了很多全新的概念,2021行业新势力榜出炉

元宇宙、商业太空游、人造钻石、氢能源、储能技术、盐湖提锂、自动驾驶、生物疫苗8大行业榜上有名。

而年末,元宇宙概念大火,甚至有复制当年XXBI的可能。有预计,到2024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美元(约合5万亿人民币)。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一方面看个热闹,一方面可以适度参与,毕竟现在这个疯狂的时代,什么都有可能。谁说它一定不会彻底大火呢?

【说回市场】

A股年内最后一个交易日窄幅震荡,完成红盘收官任务,指数波澜不惊。

宁德时代全天低位震荡影响创业板指。题材股仍保持活跃态势,尽管陇神戎发遭遇特停,但中药板块炒作仍如火如荼。而周四盘后新能源高规格利好提振赛道股做多情绪,光伏、多晶硅、锂矿携手大涨。

尾盘近期热门股出现大幅波动,部分游资选择最后一个交易日获利了结,仁智股份、新筑股份双双“天地板”,九安医疗、三羊马早早跌停,中锐股份断板,北交所炒作的森萱医药也大幅回落,短线情绪推倒重建。

北向资金年内最后一个交易日继续“买买买”,全天实际净买入45.73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超170亿元。

日内成交活跃股增减持金额多数变动不大。新能源板块持续吸金,通威股份净买入4.44亿元居首,阳光电源、赣锋锂业、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净买入不足1亿元,隆基股份则遭净卖出1.4亿元,宁德时代净卖出0.5亿元,全年净买入超300亿。

此外,万科A净买入3.99亿元,净买入额创10个月新高;中国中免净买入1.43亿元。

净卖出方面,立讯精密遭净卖出4.03亿元,山西汾酒净卖出1.69亿元,兆易创新、贵州茅台、片仔癀等净卖出数千万元。

内资个股主力资金流向方面,今日有1772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515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6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隆基股份、西藏矿业、永安期货、天齐锂业、通威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入18.07亿元、12.42亿元、9.28亿元、8.71亿元、6.12亿元。

64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美锦能源、九安医疗、五粮液、平安银行、财通证券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14.37亿元、14.19亿元、9.29亿元、6.99亿元、6.74亿元。

临近收官,各家势力已经无心恋战,市场波动不大,持续性几乎没有,除了北上还在兢兢业业的“买买买”,内资基本处于半休息状态,只有游资还在继续搏杀。

预计到春节前,这种格局都会延续下去,毕竟历年来大都是如期

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月,仍然要保持短线操作思路,不要过于期待持续行情的来临。

而对于已经持续火爆的小盘股市场,预计将继续火爆,但龙头的持续性应该不会太好,已经连了多个板的个股还是要小心,特别关注资金流向,高位连板但资金大幅流出的,就要更加小心。

题材方面,最近消费类被主力故意打压,近期题材有几个重点:

1、锂矿复苏,至少目前短线还有空间,可以继续关注;

2、部分医药板块资金持续流入,中成药、NMN已经一骑绝尘,医药商业已经拉了2根中大阳,继续走强概率较大;

3、数字货币、元宇宙、猪肉/饲料等板块有复苏迹象,下周也可关注。

接下来,就是几种操作模式:

1、小盘股+热点题材的短线打板模式

2、中盘股+热点题材的日内抄底模式;

其他模式都不够安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模式来操作。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这两天准备多陪陪家人,也安静下来思考下新的一年的规划,周日的平台直播和周一的内部直播都暂停一次。

在这里祝福大家新年新气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家周二见。

新年股市:定调2022,细说板块风云,新年市场将如何搏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