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才子传》之吉中孚

2022-01-27 22:03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此诗题名《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新罗即今天的韩国(或朝鲜)。能留下这么一首诗,实属不易,吉中孚作为大历十才子中的一员,其诗风和其他九位几近相仿,皆华美典雅,轻酬浅唱。从吉中孚的这首律诗看来,不仅格律规整,字句精工,而且寄情山水,咏颂了汉家的王化,也反映出唐代中国与新罗(今韩国)的友好往来。


        《旧唐书》描写吉中孚,说他长得高,还很帅,相当于潘安沈约。在唐代,长得好的男人大抵是有点人脉的。相比今人,古人应该更好色。否则对于少年丧父的吉公子,要靠出道维持生计来说,此生应该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可事实上他一路开卦。这应该得益于他的朋友和当时的天子。


        当时尚在皇位的唐玄宗本就是梨园鼻祖,自己相貌堂堂,当然喜欢帅哥了。另一方面,李隆基还好道,对于这些牛鼻子老道玄宗是崇拜到骨子里的。故而当时的宰相元载怎么可能舍得丢掉这么好的机会,而不把吉中孚献上呢。如果说弄一个杨贵妃只是让玄宗得到了身体上的满足,那弄个吉中孚则可以让他长生不老。在这样的前提下,吉中孚不想当官都难啊。史载吉中孚官运享通,做到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继而做到知制诰。虽然受到元载影响,后面有一段时间官运上略有挫折,但整体运气爆棚。另一方面,吉中孚书也读得不错,可以称得上学霸,能够进士及第,比今天的全国高考录取的北大清华还要牛。


          吉中孚还有一点真是让后人羡慕嫉妒恨,在此不得不提,他找一位如花美眷,史书上只留一个姓:张氏,这位大美人还工于诗。常与吉公子唱和,可惜所留下的诗歌甚少,能查到的仅有两首,兹录于下:


《拜新月》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歌,委婉地抒发了红颜易老,佳人迟暮的哀怨,其诗情思绵邈,亦唱亦叹。另有一首《咏柳絮》:

霭霭芳春朝,雪絮起春条;

或值花同舞,不因风自飘。

过樽浮绿醑,拂幌缀红梢;

那用持愁玩,春怀不自聊。

        张氏这首五言诗在写作技巧及用词等方面,与吉中孚不相上下。想想这对神仙美眷,令老夫心生向往。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吉中孚:

  中孚,楚州人。居鄱阳最久。初为道士,山阿寂寥。后还俗。李端赠诗云:"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卢纶送诗云:"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来长安,谒宰相,有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无几何,第进士,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贞元初卒。初,拜官后,以亲垂白在堂,归养至孝,终丧复仕。中孚神骨清虚,吟咏高雅,若神仙中人也。集一卷,今传。


          林子曰:人生顿挫,有怨之者,有恨之者,有怜之者,有弃之者。中孚以年丧父,为生计,入道家,虽贫而不丧其志,得东风而扶摇直上,事业爱情双丰收,把一把烂牌打出精彩,实可为世之楷模矣。


       【后记】这段时间太忙,无法及时更新。唐才子传第四部就一拖再拖。等春节这段时间,尽量把第四部写完吧。写这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只是想如果谁有兴趣,偶尔读一下,让现在的人多一个了解古人的窗口,仅此而已。



《唐才子传》之吉中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