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才子传》之卢纶

2022-01-27 22:02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耳熟能详的诗直接把我们的记忆拉回到小学时代。《塞下曲》一共有六首,此为其二。年少读此诗,只是感叹飞将军李广孔武有力的一面,如今再读,便有了化稻粱为醇醪的美感。


         写卢家那点事,从《唐才子传》第一卷开始,前前后后也有了三,四篇,卢家祖上大抵上喜欢归隐或者至少也装着喜欢归隐。 到卢纶这一代,估计是装不下去了,于是便吊着半熟不熟的书袋,到长安来谋一口食。结果是他爱上了高考,而高考却无情的把他给抛弃了。


        想乘着高考的东风为自己谋一官半职的机会彻底断绝,但这难不倒“大历十才子”之首的卢公子。因为卢公子可是个社交人物,用当今的话说是个社交大V或者说是个社交圈里的网红。


        当代网红,利用声名效用,卖点东西或鸡精是能发个财的,至少可以发个小财。卢公子估计没有鸡精可卖,那时代除了后宫可能需要,民间也没有人买这东西,卢公子也卖不了这东西,但卖些诗文则完全可以做到,换作老夫生在唐代,说不定也能卖出几首,这是闲话,少扯。


        卢公子一路社交,一路奔跑,终于在宰相元载、王缙的赏识与推荐下,由诗坛步入仕途。正式开启了乌纱盖顶的官场生活。我不知道卢纶在官场上有何建树,但在官场上特别是后来依附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之后,卢纶的诗里便开始带上了雄浑之气,而不再是那些吹捧到肉麻的应酬之作。文章开头那首《塞下曲》就是作于这段时间。


        卢纶依附的人多了,祸事也就难免,因元载,王缙出事,卢公子也受到了牵连,据说一度还在班房里呆过,这个也没有必要细究。此后唐德宗时期,上闻其有才,又把这小子弄出来,当了个县令,旋又超拜户部郎中。正当他在官场将要青云直上的时候,生命却终结了。


        老夫细观卢纶之一生,非但没有一点叹息与怜悯,反而有一种鄙夷与不屑,卢允言一生所依附过的宰相及各种实权派的人物不下数十人,其中能点得出名字的就有一大串,如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冲,浑瑊、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卢纶与之交往的,还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迁。这样一个专门往权贵府门跑动,搞关系,走后门的人,在正经的科场上屡试不中,却通过这种舔人菊花的方式获得一官半职,相比他的祖上做真正隐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呢。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卢纶:

        纶,字允言,河中人。避天宝乱,来客鄱阳。大历初,数举进士不入第。元载素赏重,取其文进之,补阌乡尉。累迁检校户部郎中,监察御史。称疾去。浑瑊镇河中,就家礼起为元帅判官。初,舅韦渠牟得幸德宗,因表其才,召见禁中,帝有所作,辄赓和。至是,帝忽问渠牟:"卢纶、李益何在"对曰:"纶従浑瑊在河中。"诏令驿召之,会卒。纶与吉中孚、韩翃、耿湋、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联藻文林,银黄相望,且同臭味,契分俱深,时号大历十才子。唐之文体,至此一变矣。纶所作特胜,不减盛时,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文宗雅爱其诗,问宰相:"纶没后,文章几何亦有子否"李德裕对:"纶四子皆擢进士,仕在台阁。"帝遣中使悉索其巾笥,得诗五百首进之。有别业在终南山中。集十卷,今传。


        卢纶留下了三百多首诗,相比爱显摆,为写诗而写诗一天写好多首诗的杜二,卢公子不算高产,而且其诗多应酬之作,不录也罢。然其《寒食》一首,尚有可读之处,不妨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寒食》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子曰:夫儒者,当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又云:学而优则仕。而卢允言在学问不精,科举不第的情况下,非但不思精进,反而通过下三滥的手段,舔痣权贵而谋其乌纱,盖又在杜沈之下矣。


《唐才子传》之卢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