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笔试备考:“是”字句和“在”字句

“是”字句和“在”字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也是《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笔试面试常考语法点。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说“是”字句和“在”字句的用法,希望能帮到各位国际汉语教师们~
一、“是”字句
“是”字是由判断动词“是”谓语构成的子,主要表示判断。所谓判断是说明事物等于和属于什么。
基本结构是:名 (人或事物)+ 是 + 名(人或事物)
例如:
①我是新来的那个日本留学生。
②他是伟大的科学家。
③那本词典是我的。
④他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01.“是”字句的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和结构上的关系
在意义上是表示“等于”时,结构上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
例如:
⑤我是李明。→李明是我
⑥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八月十五。
表示“等于”意义的还有一种相互解释的关系:
⑦他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习汉语、了解中国是他来中国的目的。
在意义上是表示“属于”时,结构上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能互换。
例如:
⑧我是这个公司的职员。→ *这个公司的职员是我。
⑨那本词典是我的。→ *我的是那本词典。
⑩他是伟大的科学家。→ *伟大的科学家是他。
02.“是”有时既有判断意义,又有存在意义
基本结构是:场所词语 + 是 + 名(人或事物)
例如
①图书馆旁边是一片小树林。
②火车站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③这里,到处是人。
含“存在”意义的“是”做谓语时,主语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场所意义的词语;主语跟宾语不能换位。
*一个宽阔的广场是火车站前。
*这里,人是到处。
03.除解释性关系外,“是”联系的词语应具有名词性。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我们是参观工厂的,他们是参观农村的。
*我们是参观工厂,他们是参观农村。
04.“是”只表示判断、存在,不表示动作,后边不能加“着”“过”和表示完成意义的“了”。如果表示过去的情况,可以在动词前边加上表示时间意义的词语。
例如:
这所房子以前是他的。
那时,他只是个农民。
十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沼泽。
但是,“是”字句也可以判断某个人或事物出现了某种新情况这时句尾常常加“了”。
例如:
把钥匙拿去吧,这个房间是你的了。
从此,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05.“是”字句的否定形式
只能用“不”否定,不能用“没”或者“没有”。
例如:
我说的那个人不是他。
*我说的那个人没是他。
06.“是”字句的疑问形式
1.是……吗?
这个房间是你的吗?
2.是不是……?
他是不是参加会议的代表?
3.是……不(是)?
车站旁边那个楼是邮电局不 (是)?
否定部分的“是”,有时可以省略。
用“是不是”或“是……不是”疑问时,句后一定不能再加表示疑问语气的“吗”。
例如:
*他是不是参加会议的代表吗?
*那把伞是你的不是吗?
此外,“是”常跟名词、动词、形容及其词组加“的”构成的“的”字词组组合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判断意义。
例如:
这些书、报、杂志都是图书馆的。(领属)
他用的那双筷子是竹子的。(质料)
她是车上买票的。(归类)
二、“在”字句
01.“在”的基本意义是表示“存在”
基本结构是:名(人或事物)+ 在 + 处所词语
例如:
他在学校。
词典在书架上。
操场在宿舍北边。
“在”的处所如果是已知的,有时可以省略。
例如:
我上午给你打了一次电话,你没在。
张老师在吗?——在,请进!
02.有关的处所词语
“在”字中的“处所词语”常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本身就是一个表示处所的词语,有时可以直接用来表示处所。主语一般是表人的名词。
例如:
车站 广场 图书馆 学校 饭店 银行
他今天在学校。
图书馆在学校。
餐厅在一楼。(一楼是具体场所)
2.普通名词(表示人、事物)要表示处所,必须加上方位词或者指代处所的代词——这儿、那儿等。
例如:
河边 门前 桌子上 书包里 沙发旁边
老师那儿 书柜那儿 我这儿 床这儿
词典在书柜里。
*词典在书柜。
沙发在桌子旁边。
*沙发在桌子。
信在小王那儿。
*大信在小王。
合成方位词有时可以单独用来表示处所。
例如:
大门在东面。
他们在前边。
03.“在”只表示“存在”,不表示动作,后边不能加“了“着”“过”。如果表示过去的情况,可以在动词前加上时间性词语。
例如:
昨天上午,我在图书馆。
他刚才还在家呢。
04.“在”的否定形式是“不”,有时也可以用“没”。某物的位置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一般用“不”;可变的人或事物可根据情况选择“不”或“没”。
例如:
图书馆不在这儿,在那座楼后边。
我上午没在家。
他现在不在中国。
*图书馆没在这儿,在那座楼后边。
*那座山没在南边,在西边。
表示将来时间“存在”,只能用“不”否定。
下午,我不在家。
*下午,我没在家。
三、练习
1.下列哪些句子的主语跟宾语可以互换?
(1)鲁迅就是周树人。( )
(2)李四光是中国有名的地质学家。( )
(3)王师的书房里都是书。( )
(4)我不是这个公司的经理。( )
(5)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6)这套房子是三室一厅。( )
(7)这支笔是用来绘画的。( )
(8)这辆车以前是他的。( )
2.用“是”和提供的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
(1)他 中国代表团的团长
(2)旅游 学习 他
(3)小花园 宿舍前边
(4)谦虚 美德
(5)不 鱼类 鲸
(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7)刚修好的 这条公路
(8)阴天 明天
3.用下列词语加动词“在”组成完整的句子。
(1)钥匙 抽屉里
(2)书柜顶上 大花瓶
(3)图书馆 不 南面 北面
(4)广场中央 纪念碑
(5)正 经理 办公室
(6)我心中 她 永远
(7)没 楼下 小王的自行车
(8)柜里 都 全部文件
4.改正下列句子中不适当的地方。
(1)这条街是不是王府大街吗?
(2)邮电局没在商店那儿。
(3)一个小花园是湖边。
(4)他是你的朋友不是吗?
(5)刚才看病的那个医生没是他。
(6)这些书是都儿童读物。
(7)那个人是修自行车。
(8)昨天晚上来的那位客人是了他。
(9)这个娱乐中心是孩子们。
(10)过去,这个工厂是过他们公司的。
(11)这个商店里的服装都高级。
(12)李明在不在家吗?
(13)小卖部在小花园。
(14)王刚三年前在东京了。
(15)那片大草坪就在大桥。
(16)他现在正在房间里。
(17)他明天可能没在公司,听说要出差。
5.用“是”“在”做谓语,说说图中事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