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爸妈在客厅看电视,17岁小孩在卧室自杀,我能做点什么?

2019-07-20 12:30 作者:3号手动挡  | 我要投稿

这个十七岁,是不是想起了《17岁男孩跳桥,还有人觉得是小孩的错,我很心酸》。

今天看《暴走大事件》第六季 26,42:28-44:06,讲到的一个真事。

让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那感觉真实的可怕。


当时制片人郝雨还在美国,铁柱给她发了条微信说:

怎么办?有人要自杀。


我说,能...能怎么办,赶紧报警。

17岁的高中生,给铁柱发私信说:

这是我最后的2000块钱,我打给你了。

大事件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我要走了,再见。


铁柱再回私信的时候,那个小孩就没有回他了。

(铁柱)很害怕,就赶紧报警。

那个小孩,在之前做过我们(当时的暴走大事件)某一场漫展的志愿者或者什么。

当时留了他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上面正好写的有几号几单元门牌号。

报了警,警察也很给力,每一家去敲门。

敲到他家的时候,他妈妈出来开门。


他妈和他爸在客厅看电视,警察(指着身份证)说:

这是你们家的小孩吗?

他妈说:是啊。

警察:你们家小孩在哪?

他妈说:我们家小孩在做作业还是睡觉。

一开门,小孩已经吃了一瓶头孢,喝了一瓶白酒。

已经不省人事了。

(听到这里,我心里特别害怕和担心。)


赶紧拉去医院洗胃,好在是救过来了。

(确实很后怕啊,松了一口气。)

这个事情发生,对我们触动非常大。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离得不远。

你看家长就坐在门外隔壁的房间而已,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孩子内心有这样的波澜。

这是很多家庭,即便我在你身边。

但(父母对小孩)不是真正的陪伴。


后面就介绍电影用到了这个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

这样的事情,其实是一个很小的缩影。

我找了几组数据:

某位名为“素心行之”作者2017-07-15在360doc网站发了一篇标题为《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的文章。

如果真是这样,可想而知有多严重。


cnkang.com网站在2018-02-23 15:14发布的《未成年自杀,不得不正视的痛!》一文中,列举了一个数据: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每年自杀的儿童约为2580人,有40.1%的小学生说过“不如死了的好”。

“情绪问题和抑郁心理正成为困扰青少年甚至儿童心理健康的最大障碍,‘心理感冒’的孩子越来越多。”


看似上面的问题种类繁多,归根结底,对于大多数的家庭,责任人就是:

作为监护人的父母。

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实大多数父母,当然都是真心对孩子好,也衷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

只是平时忽略了很多东西,这里主要指心理层面。

看似高深莫测,其实哪里有什么莫测。

就是每一件件孩子遇到的烦恼和不好的感受,作为家长的有没有察觉到。

没有察觉到的家长,有没有想方设法去探寻或关心出来。

而不是平时认为制造太多的隔阂,自己筑起鸿沟,把自己与孩子的心隔得远远的。


那么保不齐就会出现上述提到的令人后怕的真事,还有那么多已经无法挽回的鲜活生命。

我身边就发生过好多,真的很无奈。

我作为当时的旁观者,真的没有办法。

早些年,如果那些父母就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了,根本不可能发生这么多惨剧。

这些惨剧就在我们身边。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抒发下感受。

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希望尽我所能,让看到我文字的那些做父母的朋友,能有所察觉。

我能力有限,不指望有多大效果,但只要有一个孩子能因此而得到更多的关怀,避免悲剧发生,打这几千字就值了。


至于作为父母,该怎么做呢?

说起来简单,其实也不简单。

简单是因为,都是些稀松平常的日常沟通。

无非是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述说,愿意倾听,而且耐心听孩子说完整。

再就是:

1.不随意评价。

2.不想当然凭感觉行事。

3.不揣测他们,更别打击。

不然以后他们会自卑,或自大。

以后长大了会来打击你。

4.尽力而为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要因为自己没做好而孩子出现了问题,就去怪罪孩子。

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和孩子相处,不是买东西。

不是给多少钱,就能在小卖部买到什么。

更何况很多时候没有花钱,而是赊账呢?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和不听话等,咱们平心而论,是不是咱做父母的问题?

我想大多数都是的。


发现一个问题没?

我没有写鼓励和表扬,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父母没有用心,仅仅是不走心的打卡式表扬。

只要是个人就能感受的到那种敷衍,更别说内心察觉能力极强的小孩子。

所以表扬不是瞎表的。

而且同时还要让孩子建立起一个信念,我没必要做给父母看,或者做给别人看。

比如我把家里打扫干净了,没必要去父母那邀功,而只是我想把家里打扫干净,喜欢好环境。

我学到好知识,或者唱会一首好歌了,我为自己高兴就行了。

等等等等。

教会孩子不受他人影响,从而形成被动的人生。

他的自主性和自我价值感会越来越高,能让他生活得更好,更充实且自在。


具体要我来告诉各位当父母该怎么做?

别闹了,我一个没有做过父母的,我何德何能啊!

大家的真实经历,比我可丰富太多了。

我仅仅能做的,只是一个提醒作用。

我还得向你们做的优秀的地方学习呢。


下面是说给在看我文章的孩子看的。

是不是感觉上面我一直在批评父母,你父母做得不好?

看到你点头了。

但要知道,他们也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呵护。

他们也是曾是小孩,而且是受伤的小孩呀。

他们没有足够好地照顾你们,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样的。

是不是不该苛求他们呢?


还记得我的《高广利《百变达人》总冠军和吉尼斯世界纪录背后的真相》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吗?

“我们该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当自己的好父母。”

你不是在为父母而活,不是在为男友和女友而活,更不是为老师,为舆论和各种其他而活。

而是为你自己而活,你是一条独立且充满能量的单独生命。

你有义务,也有权利去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


好好察觉自己的情绪,多找正确的渠道纾解自己。

或者向信任和有能力的人求助,比如你信得过的长辈,或者知心大姐,或一些现在很容易找到的有关公众号,咨询机构等等。

多多增强体育锻炼,有力量会更有安全感。

去找一些好的心理学书籍看看,或者看看一些写的好的心理方面的文章。

还真不是学术向干瘪的内容,而是暖心到不行的字句。


我当然还不算能做到,我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繁忙和烦躁不行的下午。

在地狱般煎熬的变态省重点高中,我却在阅览室读到了毕淑敏老师的心理学文章。

或许就是因为那次,感觉多多少少被治愈才不至于走极端。

给你透露个秘密,我当时甚至都想过结束生命。

甚至一篇叫做《说给父母的话》的周记里,写了一篇类似遗书的作文。

给到周末给我送饭的母亲手里,她的反应竟然是不要瞎想。

说实话,这样的反馈对我的打击,是让不好的现状翻倍变差。


但这有什么办法?

这的没辙啊,我没有权利选择我的父母。

我当然感谢他们给我生命,让我能来这世界走一遭,能够体会很多快乐。

但是同样痛恨他们,不给我商量,就把我降生在这个同时也充满痛苦的人间。

所以我要作为过来人,告诉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

我,还有很多人,都跟你们一样。

在经受着折磨和考验,事情的进展可以由你们来掌握。

当然,也可以来我的群里。

谈不上对你们有多大的帮助,至少会听你们倾诉。

在夏日互相递瓜纳凉,在冬日抱团取暖。

也会时不时分享一些真大神的好书或好文,或者好视频,乃至仅仅一段话。

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温情。

即可加群。

(公众号:不是最高档)

下面也有二维码,可以直接识别。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随时欢迎你。


=========

题图作者:Danielle MacInnes

图片授权基于:http://unsplash.com版权协议

其他图片分别来自《大事件》(哔哩哔哩网站)截图、cnkang.com(原图水印写有合肥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或是最终出处)、Michał Parzuchowski(unsplash.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

如有疑问,与我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唠点嗑给我优秀的读者


end



爸妈在客厅看电视,17岁小孩在卧室自杀,我能做点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