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老师
前几天,听闻我的初中语文老师病逝,心中十分哀痛!有关他的点点滴滴又浮现眼前。 我的老师是一民办教师,有四个子女,家庭负担较重。所以他给我们当老师时,又要种地,又要教学。农忙时节,我们常见他一个裤脚高一个裤脚低地走进课堂,那是刚从秧田里面出来,过来给我们上课的。 他水平不高,也是初中毕业。初中生教初中生,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他白天干活教学,夜深人静时,就自己一个人学习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他每天教我们时,内容和方法也与众不同,都是讲他是怎么学的,遇到哪些问题,是怎么思考的,到现在解决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解决。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先进的教学方式啊,他把自己的学习过程撕开来,展现给我们看,让我们学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他三十多年前的教学方式,现在也不落伍。我的教学就深受他这种风格的影响。 当时他还教我们的地理。他教地理更是独树一帜,从来不带书,每次上课就在黑板上画一个地图,然后对着地图讲该地区的物产资源、气候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演变等等,讲这些跟地理环境的关系,让我们这些农家子弟从他嘴里见识了外面世界。这样教地理,估计现在大学毕业的老师,也不一定达到这个知识水准,真不知道他的这些知识是怎么得来的。 他对我们学生也很好,经常晚上到我们学生家看看,看我们有没有在学习,鼓励我们进取,努力跳出“农”门。我们那个班毕业时有三个考上了中师或中专,这个成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很了不起的,不异于现在一所普通的县城中学某个班一年考上三个清华北大。 我可以说是他的关门弟子,因为他教完我后,就辞职不干了。后来我曾问过他,他也只是说他喜欢农业,不想为五斗米折腰。也许他说的是真的,因为那次谈话是在他承包的西瓜地里面,我看得出,他看着那些每个都超过20斤的西瓜,那种一脸的喜悦与满足,是装不出的。他活出自己的模样,这是我一辈子都羡慕的,也学不来的。 他近70岁时,我曾去看过他,那时的他还在外面的一个农场承包200亩地种。去看他时,只见精神矍铄,满头很少见白发,那精气神感觉比我这中年人还好。劝他年纪大了,不要干了,享点福时,他说,他是农村人,干农活给他好身体,让给他精神充实。再说海边环境好,适合养老。 …… 老师已逝,唯愿他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