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23-07-06 20:23 作者:教资真题  | 我要投稿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黄炎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会必需的。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独立性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    )。

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

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

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

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

4.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

A.生产力水平

B.政府重视

C.人口数量

D.文化传统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荀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

A.遗传的先天制约

B.教育的主导作用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环境的潜移默化

6.任何时代、任何形态的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技术

C.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D.教师、学生、教学计划

7.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行(    )。

A.六三分段

B.五四分段

C.四二三分段

D.九年一贯

8.强调教学重视学科基本结构和学生能力培养,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罗杰斯

9.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应该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

A.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

B.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准备教具

C.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和考虑教法

D.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和了解学生

10.美国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复式教学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

11.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周,班主任李老师每天早上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周后,李老师安排学生值日,同学们都非常认真负责,出色地完成了值日任务。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自我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12.苏菲想给王老师打电话,却没有电话号码,询问同学后随即拨通电话。通话结束后,她便忘了电话号码。苏菲对电话号码的记忆属于(    )。

A.内隐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3.丁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人敲门,这时学生都不由自主将目光转向门口。学生的这种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14.曹虹确信自己能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这反映了她的哪一心理品质?(    )

A.自我效能

B.自我促进

C.自我监控

D.自我强化

15.杨亮常制订学习计划,但执行计划时总是半途而废。这主要反映了他意志品质的哪一特性?(    )

A.果断性

B.坚韧性

C.理智性

D.独立性

16.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成人感及幼稚感并存。这主要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哪种特点?(    )

A.动荡性

B.自主性

C.前瞻性

D.失衡性

17.白雪自小受到母亲细心照料,从未离家独立生活。她初中入学刚住校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哭泣、无力、心疼与食欲不振。为此,母亲到学校陪她住了几天,白雪的症状消失,恢复正常。但母亲返家,其症状再现。白雪的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

A.学习问题

B.适应问题

C.气质问题

D.认知问题

18.初中生海博考试不及格,便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表现得像一个小孩子。他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

B.压抑

C.退行

D.补偿

19.张铭非常喜欢王老师,愿意接受王老师的教导,并在观点、行动方面与王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这说明张铭的品德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    )

A.认同阶段

B.服从阶段

C.依恋阶段

D.内化阶段

20.张老师在工作中对学生非常严厉,且要求学生必须服从。他的班级管理风格属于(    )。

A.仁慈型

B.民主型

C.专断型

D.放任型

21.在课堂上,学生能准确识别班级行为准则和个人行为准则,并以这些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课堂纪律类型属于(    )。

A.教师促成纪律

B.群体促成纪律

C.任务促成纪律

D.自我促成纪律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23.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


24.动物的学习与人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25.学校心理辅导只面向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的表现。


27.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28.简述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形成良好性格的主要措施。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初中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刘老师提问道:“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刘老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我们在太平洋上。”他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刘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

学生回答:“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于是,刘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刘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8分)

(2)阐述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10分)


31.材料:

情境1:林强上课捣乱,受到同学责怪和老师批评,可他的行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频繁出现。后来,为了消除他的捣乱行为,当他捣乱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他,久而久之,他的捣乱行为逐渐减少了。

情境2:杰明上课时总是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的学习。老师找他谈话,他多次承诺予以改正,但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课时,他趁陈军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抽掉陈军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于是,老师宣布取消杰明去春游的活动资格。

情境3:兴华平时课上喜欢讲闲话,老师为了改变他的这种不良习惯,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批评,而是采用新的策略,只要兴华不在课上讲闲话,老师就及时给予表扬。

问题:

(1)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分析三种情境中教师做法的依据。(12分)

(2)该材料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有何启示?(6分)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