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琅琅诵声迎春日,春分科普进校园

2023-03-21 17:46 作者:有宝喂糖糖  | 我要投稿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3月20日,市第六十七中学礼堂内600位学生,齐声朗诵西汉司马相如的《春分》,用琅琅诵声迎接春分日的到来。当天,在市社科联组织下,社科专家、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教授周中兴,在市第六十七中学,以“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节日民俗及古诗词赏析》春分篇”为题,开展乌市社科讲堂“二十四节气——春分进校园”活动。

3月20日,市社科联组织专家在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进行“社科讲堂“活动。图为专家在讲解春分知识。


  周中兴声情并茂地向孩子们讲述了春分的含义,以及与春分有关的传统习俗如摘野菜、吃糕、赏红、吃春菜、竖蛋等,并将西汉诗人司马相如的《春分》、唐朝诗人王勃的《仲春郊外》、钱起的《赋得巢燕送客》详细生动地进行分析品读,将春分节气与传统诗词的关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进行了解读。


  市第六十七中学共计1400余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南疆的优秀学子。“小学时,我们就学过二十四节气歌,那时候只知道节气和农作物有关。今天的讲座,让我知道了二十四节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今后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七年级学生祖丽胡马尔·买买提说。

3月20日,市社科联组织专家在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七中学进行“社科讲堂“活动。图为孩子们在认真听专家讲解春分知识。


  “二十四节气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于它的综合性。它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天、地、人、物的生命关联。今天用这样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了。同学们在活动中,既学习到了节气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一举两得。”市第六十七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师、备课组组长何雨霏说。


  “这是市社科联普及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的首站。”市社科联干部孙雷说,今年,市社科联将推出更多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活动,深入学校、企业 、街道 、社区,传播推广社会科学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图/记者蔡俊)


来源:掌上乌鲁木齐

记者:蔡俊


琅琅诵声迎春日,春分科普进校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