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识别杠精——论杠精的判别
最近总有人说起被杠精所困扰,前两天一个相熟的B站up主,此人逻辑智商双在线,战斗力不俗,结果聊到了争议话题,也被杠秃噜毛了。于是本人萌生了一个想法,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和经验,对杠精的识别做一个梳理,以供有需要者参考。 对于杠精的判定,本人的建议是:一看动机,二看立场,三看能力。 一、动机:反驳的动机无非三种,即纠错、嘲讽和钓鱼引战。专注于后两者是杠精非常鲜明的特点。 嘲讽型杠精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刷存在秀优越,这类人抬杠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唱反调来证明我比你会,我比你懂,进而得出我比你有智商有学问,我牛逼你傻逼的结论。对于他们来说,炫耀是本质而抬杠只是现象。因此他们的发言往往夹带大量嘲讽及人格贬损类的词汇和表情包之类的非必要信息,比如一句一个笑死,一行一个狗头。 引战型杠精的发言则经常夹带一些敏感的碰瓷信息作为诱饵,以便转嫁矛盾,把论战引向他预设的领域以制造议题;或者把你引向敏感领域企图借雷霆之力对你进行定点清除。 如果你遇到带有以上特点的人,那基本上就可以初判为杠精了。 二、立场:由于杠精的动机是嘲讽和(或)引战而非纠错,故常会呈现出为了反驳而反驳的状态,没有固定的立场。实际表现就是你右他就左,你左他就右。如果反对者左右都有,他就上升到宏观层面比别人都高一层。反驳别人其实很正常,但是干净纯粹的反驳者必然有他自己坚定的立场和观点。如果一个人为了反驳连立场都驳没了,左右横跳转着圈地驳,那他毫无疑问就是经典意义上的杠精。 三、能力。为了纠错的反驳,其指向性是很强的。好的驳论会明确指出对方的错误并加以论证,而杠精的则不然。之前已经说过,杠精受限于其动机和立场的虚伪本质而无法保证其立论的公正性,其发言往往呈现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特点,即由于论点不公正导致论据不充分和论证不彻底。而杠精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先天不足,往往会做出以下行为: 1.诡辩论。这很容易识别,毕竟诡辩论的范式就那么几个。而且甘于并乐于当杠精者,自身水平和思想境界普遍不会很高,经常只是学了个一招半式之后就一用再用,同一个套路用到包浆了都不带换的,这类人你只要多关注他一下就会发现,他跟任何人讨论任何问题都是那一套。 2.装傻充愣。杠精因为受自身水平限制或经常瞪眼扒瞎,导致其可用的逻辑语言工具匮乏,故常常选择性忽视那些他驳不动的观点,对于有理有据的强力反驳他故意视而不见,专心致志地去虐一群小菜鸡,然后无耻地宣称谁都驳不倒他,他天下无敌。 3.转移话题。此特点常见于擅长游斗的骚扰型杠精,这种人根本没有任何立场可言,对起话来东扯葫芦西扯瓢,脚底抹油足下生风。你跟他谈部分,他跟你扯总体;你跟他谈一般,他跟你讲特例;你跟他谈本质,他跟你聊现象;你跟他谈对立,他跟你说统一。妄图既不跟你正面接触,又总能振振有词地提出反对意见。这类选手的攻击往往伤害性不大但干扰性极强,十处敲锣九处有他,好好的一个论题,让他一顿嚯嚯,聊不下去了。这类人看似难对付,但其战术却有一个显著的弱点:太过执着于跟对方纠缠而丧失了立场,也就不可能有通盘的考虑,因而很容易被水平较高的论敌扔两个胡萝卜之后就牵住鼻子,变成丧失主动性的跳梁小丑。 4.转移矛盾。此特点常见于擅长防守反击的龟缩型杠精,这类人水平相对较高,也很爱惜自己的形象。他们明白言多语失的道理,不甘于做游斗型的跳梁小丑,却又无法克服杠精立论不正立场不公的先天缺陷,于是选择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集中有限的精力等待对方的漏洞。一旦抓住破绽,哪怕是跟对方核心观点完全无关的表述偏差、用词不当甚至是标点错误,都会不择手段地猛攻一点,像乌龟一样咬住就不松口,并且上纲上线无限引申,妄图把对方的小错误放大包装成由他主导的新矛盾,以把握论战的主动权并借助外力取胜。 说白了就是按兵不动先让你亮相,然后不露声色地把你身上的小疤拉眼画成箭靶子,甚至有可能故意放低姿态请求你确认。得手之后就会突然发难,慷慨陈词,引动舆论集火射击,企图从言论到人格都一举将对方置于死地,可谓狠毒之极。 以上三条经本人多年观察总结,相信足以概括大多数杠精卑鄙险恶的嘴脸,希望能对看到此文者提供参考。当然了,之所以仅谈杠精的甄别而不谈反击之道,是因为本人并不推荐与杠精对拆。毕竟,杠精并非不懂道理,而是故意歪曲道理。你不仅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反而有可能掉入对方的圈套。与这类人陷入苦斗,不管你如何在战术上取得优势,都无法弥补战略上的愚蠢。对于网上的杠精你压根就甭搭理他,跟这种人说话都掉价,任他再怎么叫唤网页一关他就没辙了。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天天各种没事找事纠缠不休,我倒是有一个方法。看过日本鬼子弹棉花那个电影吧?就像里边黄宏教他老婆的那样:握紧右拳猛挥手,打在下巴耳根间。反正我是不相信真有人下巴都掉环儿了还能写着字跟你杠,如果他能做到,那我只能说这也是一种魅力,你还不如干脆从了他。毕竟这么个疯狗如果能善加引导替你咬人,那也是件蛮得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