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潮汕人不能离开泡茶,像极了迪迦不能没有光

2021-10-27 13:35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前段时间,广东地区闹水灾,汕头也受到了波及。


汕头电视台的记者就采访了某位阿伯,向他询问当地水灾到底有多严重。


只见阿伯非常严肃地表示:


(水灾严重到)无法饮茶!



能否喝茶来衡量水浸的严重程度,实在是过于生草。


不过对于潮汕小伙伴来说,喝茶确实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普通人,身体中水的含量是70%


嗜茶如命的潮汕人,身体中茶的含量是99.99%



别人遇上烦心事,是茶饭不思;


在潮汕,饭可以不思,茶不能不喝。



在央视的纪录片里,有这么一句旁白:


“每100米,就有一家茶店;超不过20米,就有一个正在喝茶的地方。”



这话一点也没错。


你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看到潮汕人喝茶。


2018年汕头马拉松,硬是被潮汕人跑成养生马拉松:


饮水站给的不是饮料,而是茶。



连体育媒体看了都无语:



小部分公交车司机都带着一套茶具上路。


等红绿灯就忙里偷闲呷一口茶。



公交车都这样了,遑论小车呢?


爆改副驾变茶几,差不多是潮汕车行的常规操作了:



祭祀可以没有酒,但不能没有茶


还得是热茶,凤凰单枞更佳!



遇到大暴雨,家里积水一米深了,怎么办?


先喝一壶茶冷静下,待会再泼水好了。



哪怕在医院就诊,也会随身把茶具带上,方便自己和亲友喝茶。



因此潮汕有的医院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冲工夫茶”


很潮汕了属于是。



在医院喝茶符合安静的气氛,可在KTV喝茶是几个意思?


潮汕KTV里可能没有自助餐,但茶具不能少!


真正的朋克养生的鼻祖,可能就是从边唱K边喝茶开始的。



就算条件艰苦,装修师傅也得创造条件来喝茶!


再苦再累,也不要忘记喝茶呀。



最夸张的莫过于:


某年潮汕地区的揭阳市,政府下令禁止在办公室内摆放“工夫茶具”


隔三差五还是要巡视一番,一经发现就要通报。


没想到真的揪出了12个反面典型…



正是在这种茶文化的塑造下,潮汕人时常会展露出一些旁人看来非常“奇怪”的行为。


比如去潮汕人家里吵架,也得喝杯茶先。


于是,你总能在潮汕看到这样的场景:


原来双方正在破口大骂,突然有个劝架地走过来“来吵,冲个茶,慢慢吵。”


然后大家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说,到最后经常会变成拉家常。



如果你的老板是潮汕人,那你可能要学习一下怎样喝茶了。


不然的话:



当然了,潮汕人喝茶,那可不是随便拿开水冲一冲就喝的。


泡茶的人将开水倒进盖碗,用茶盖刮去漂在上层的泡沫,再把茶汤均匀倒在杯子里。


杯口斜着浸泡在茶水中,利用拇指与食指的默契,快速旋转茶杯。



一般人在这一关上就过不去了,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潮汕人深谙其道


只要手速够快,热水它就烫不着我。


技术上取胜,文化上也不能输人。


洗茶洗杯之后,再次倒水,抄起盖碗在茶杯上空盘旋,这叫关公巡城



水将尽的时候,手一抖、水一滴,这叫韩信点兵。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加上一句:“请,呷茶!”这才算注入了灵魂。



当然了,随着如今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喝茶不再是潮汕年轻人的最佳选择。


但这并不意味着茶在年轻人中失去市场了。


且不说潮汕小学生在学校喝的是茶:



高中生一边上课一边泡茶



大学生在外地上学一边喝茶一边赏月



光看2019年,就有3位来自汕头澄海的小学生,研制了一款全自动的「泡茶机器人」



就是这款造型看上去有点简陋的机器人,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八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创意项目类第一名


潮汕人每个泡茶的步骤,都被它完美复刻。


洗杯子



机械臂将盖碗中的茶水分装到三个杯中,复刻除了“关公巡城”



难度较高的“韩信点兵”


这个机器人都能轻松完成。



要冲泡一杯滚烫的工夫茶,可不是简单的事,如果稍不留神就可能烫伤了手。


三名小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初衷下,发明了这个机器人。


有这些年轻人,何愁没人喝茶呢?



潮汕人对工夫茶感情深厚,很多出门在外的潮汕人,也仍保存品茶这个习俗。


他们常常备着一套茶具,工夫茶就是他们寄托浓浓乡愁的一个载体。


而在外打拼的潮汕人,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茶喝。


一家人围在一起,烧水滚滚声,家常话,都有茶相伴,“来,食茶!”


“食茶”就像一条纽带,将潮汕人的感情连接在了一起。



潮汕人不能离开泡茶,像极了迪迦不能没有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