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背金句 | 中国古代经济30句(上)

2020-03-14 22:27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经济30句(上)

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3.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4.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

5.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6.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7.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8.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9.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0.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11.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12.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朝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13.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今天的“必背金句”推送就到这里了呀,下一期再见吧 (如果淀粉想听语音版本,可以去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搜索哦)

必背金句 | 中国古代经济30句(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