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正经日记啊
7.26
闷热天久违下了场阴雨
然而现在是凌晨三点,也就是说我又失眠了,翻来覆去没能入眠,起身,总觉着应该记些什么
阴绵绵的湿气是令人厌烦的,好在雨停后的夜晚是清爽的
脑海中常在遐思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但每每要连成段落时却像是胎中的死婴,嘣不出好的语句来,故网文作家未出而半道崩殂
相较之前,现在闭上眼要好得多,大概是人类对环境的强适应性在起作用,不会再在黑暗中看到,感觉到脑海里拧成团结的蛛丝麻花了
失眠的主体还是过于活跃的脑思维,问的指令发出,其后紧跟推测,如此循环自问自答怡然自乐,结果是当不得真
很想说这该死的脑神经为什么总要挑着点来活动,大概我是知道的,毕竟思索诞生于寂静与休憩之中,然后死于半日后,脑神经也好,思量也罢
停下敲字的这几分钟,全因我在思考要给记忆一个怎样的比喻,突然脑中断线连上了,记忆因当是个恶趣味且顽劣的小孩,我讨厌小孩,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孩身上存在的特性必然吸引着思想健全的人类,因为他们不是小孩
现实主义记忆是根曲线,是树,是柏油路
巩固-遗忘-分岔-修剪-整理,源于自身服务现实
理想主义记忆是张纸片、是梦、是蒙太奇
碎片-割裂-疏离-遗失-朦胧,惊觉回味后厌生活
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人像是被捆绑结实的木乃伊,身上布满了名为保险的枷锁
人们都说自己便是自己,于是主宰着自己,那岂不是显得记忆的保险十分多余?
记忆对着情感中枢如是说道:“你要学会宽以待人”
后者照做了,放开了对人的情绪控制,记忆顺带敲裂了摆在一旁的调节器
于是它顺理成章地从人们那盗走了刻苦铭心的画面,仅留下模糊断续的画片
可却有人不服气,对脑海里的记忆追问:“为何连日常的一些琐事也要不留情的拿走?”
但他忘了,记忆从不说话,至少不会对着人们说话,它修长白净的脖颈容不下一颗低垂的头颅
他也忘了,摔破膝盖的那一刻到底疼不疼
自卫式遗忘和不在意的遗忘,要怎样才能段段都分清呢?
大抵是浑浊的,像是老友故作无意间递来的怪味豆
写困了,可以睡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