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提升,唯有锻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视力能够提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锻炼的效果。听别人说练眼很简单,不需要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和代价,每天几分钟,就能对视力有所提升,这是真的么?市面上的很多高科技产品,他们的提升视力效果如何?为什么能卖那么贵?
科技与狠活?
去年由于机缘巧合的原因,参加了一个高科技眼镜产品厂家的新产品交流会。
眼镜上加装可以控制镜片调焦的电机。把眼镜与、耳机、蓝牙等硬件结合起来,练眼时可听音乐或脑波音乐。从外观与功能介绍来看,给人一种高科技、高大上的感觉。
那时我的眼睛还没有完全练好,还没有开始对外分享练眼的方法,还没有对大家提供练眼指导服务。我现场体验了这种产品,从产品体验感上来讲,因为产品设计时尚,理念先进,在科技的加持、媒体的衬托下,眼睛可以感受到锻炼的感觉。现场第一次体验到这个产品的朋友反响很好,从体验感上感受很好,毕竟,因为现场体验时间短,无法体验视力提升的效果。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亲身感受了厂家的招商的氛围,从现场氛围来讲,好好的一个产品交流会,完全做成了招商会,说实话,在整个过程中心里很不是滋味。招商会上代理商,现场透露了很多针对消费者的套路。而且,对于这家企业来讲,真正的盈利点不在于销售机器给消费者;而在于利用各种高科技噱头,来招加盟商,发展网络算是个重点。
一个相对复杂结构的眼镜,这类产品的定价很高,零售价格在一万以上,将近两万的价格。而给到代理商与推销者的返点也很高,高额利润的分销模式下,吸引了更多的想赚钱的门外汉。
练眼提升视力,是一个不断交流,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而这些产品的销售人员,很多并不近视,完全没有练眼提升视力的经验与感受,一定是体会不到消费者反馈的体验感受,店家只靠固定的机器设备服务客户,消费者把眼睛完全交给练眼设备来被动练眼,是不可能有持续的提升效果的。
如此形式下的消费者,因为焦虑孩子的眼睛问题,不惜花高价来练眼提升视力。一定是会经历一个从期待满满,到感受到产品的实际效果并不好的过程。
势必会又让一部分人,更加对产品、对视力恢复行业失去信心!
科技是个很好的卖点!
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练眼经历,不会意识到这个产品的问题与弊端。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己按节奏健身跑步可以锻炼到身体。但如果在你跑步的时候要跟着和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去跑,而且跑步的速度忽快忽慢。自己跟跑的过程就是很痛苦,很容易就掉队了。锻炼眼睛也是,如果自己把握练眼的节奏,可以有效的练到眼睛,如果跟随不可控仪器设备来练眼,眼睛一旦跟不上节奏,就会进入疲劳期,从而启动眼睛的节能机制、保护机制,即便是看不清楚,眼睛也不再去用力锻炼。
如果有正在使用这个产品的朋友可以私信交流感受,确认是不是这个感觉。这类产品面试有一段时间了,从网络上消费者反馈来看,并没有很多恢复视力的案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这种高科技的产品,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强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