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上感应篇所感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长。惩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悯人之凶:
今年以前,我有这么一个原则:谁对我做了不好的事情,我一概不计,只是远离。然后就把这件事情忘掉。
先生说过,被伤害了,做不到原谅,那就尽量不报复,然后远离。
这个也许是爱的第一层,爱己。
我坚持这个原则,一是因为伤害人就是自我毁灭。如果ta伤害了我,并且是以不正当的缘由,那么ta的行事准则或思想心态一时出了问题。我想看他们继续往深渊走去,看笑话。伤害了我的,如果后来还是目所能及,总是能看到笑话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也不会一下子完美。
二是,怨恨,报复,实际上是在毁灭自己,把心思和时间花在这上面,实在浪费生命。思考和执行怨恨,是在火堆上杀人。是自己走上火堆的。我不愿让自己如此,人会因此扭曲的。
今年先生教会了我一种思考方式:对事不对人。这相当难做到,因为一个人给我带来了坏的印象,我会因此给ta扣分,并且每次面对都会想到这个坏的印象,由此推及眼前的事情ta会如何反应。
人是不断在发展的。其实做每个决定,每次行动,都已尽到了当时所有的能力。
现在面对一些事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为什么ta会做这样的行动,这和ta从前的人生,受到的教育,经历过的人有什么关系,这其中掺和多少因果,又有多少意外和外环境的影响。
如何在ta做这种事情前阻止ta,防患于未然。如何在ta做后,料理善后。如何让这件事情恰到好处地警醒其他人,让更多人引以为戒。
这是我们都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大环境影响个人,个人也影响大环境。我们自己身处环境中,环境好一分,我们也好一分,环境差一分,我们便也差一分。更别说我们的家人,子女,朋友。
同时,我们也该警醒自己。本着一个良好动机出发,做出来的,也不至于坏。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