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幸福(心理课作业)
时代在一天天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一步步提高。然而,我们依然能听见这样的声音:“现在的生活没有数年前幸福”“希望回到从前某个时代”,一种较为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人们怀念从前的人与物,同时大脑选择性地忽略了过去的负面印象,从而产生了“过去的生活比现在更好的”错觉。另一种更为新潮的观点认为: 现在人们认为整体上生活不如从前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联系同等地割裂了原有的联系,使得人们反而变得孤独。这就不禁启发我们究竟什么是现代的幸福,又该如何去追求它?
幸福的一个较为简单的定义是在生活中能自己轻松地面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至于陷入生活的被动中。而现代的人们认为生活中找不到意义,找不到幸福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自己工作意义的怀疑、身边缺乏有效陪伴带来的孤独。
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中,大部分人已经谈不上有意识地鉴赏自然或艺术以获得幸福,现代的,或者说绝对大部分人正在享受着的幸福是可量化,可商业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都市生活的我们逐渐忘记了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的珍贵,而被现代社会所制造出的种种幻觉所欺骗,逐渐将幸福的依赖在了种种虚无的物质中,建立了“金钱能带来幸福”的错觉,这样的观念在我们脑中潜移默化,最终造成了这样一种怪象:大家总觉得“要是这样我就幸福了”,然而最终成功后却仅仅是还想要更多;羡慕他人拥有某物,然而却没有看到真正获得后也只会有短暂的快乐。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的幸福阈值越来越高,好像为自己的幸福做了很多,最后却又什么都没有得到。在我们使用各式各样的消费行为来试图让自己幸福时,我们的心灵其实早已厌倦这样的“幸福”。
因此,要想从这样的怪圈当中跳出,我们就要看到幸福并不是盲目追求得来的,而是自己发现的。例如陪伴关心家人、朋友,而非网络上素未谋面的人,就有亲情之幸福;不一定对自己的一切知足,但从头开始计划怎样改变一切,踏实地去面对眼前的种种问题,就有踏实的幸福;停下来欣赏一幅画,一片草地,也能从自然中体会到幸福。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