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学习悠悠球 - Episode 1

2018-06-11 01:56 作者:悠悠球视频频道  | 我要投稿


以下仅代表个人的观点看法

若各位持有不同意见,也不必争论

因为这个文章也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玩



请注意,这篇文章将会以成为“悠悠球大师”为目标主观角度来写

另外,这篇文章是针对普通人的角度而写,天赋型玩家可以无视这篇文章


首先,我有个问题。你想玩什么样的悠悠球?

  • 如果你是只是单纯的觉得有趣,想接触,随便玩的话,那么只需要了解一下怎样绑绳子,套手指,发球动作之类的就可以了,剩下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你觉得有趣开心就可以了。

  • 若果你只是一时兴起,为了吸引别人的注目,发一些视频在网络上,又或者是只是想参与一些表演和比赛感受气氛,不打算一直玩下去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在上面那段话的基础上,去找一些招式教学学习或者会比这篇文章的方法快和有效。

  • 假如你是想在悠悠球路上长远的走下去,觉得这是一项值得一直玩下去的运动的话。愿意花长时间打好基础扎扎实实的玩下去的话,那么下面这篇文章,或者能够给您一些建议。

因此这篇文章是针对最后一种想法的玩家而写的,但如果你对本文章有兴趣,欢迎阅读下去,希望其中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作为“学习悠悠球”的第一篇,

主要是写一些前言和概念,

并不打算写太多实际操作的东西。



基础招

这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不管你信不信,基础招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玩到高层次的时候,越往上基础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就越大。不管是悠悠球,还是其他事情,基础功的重要性都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日本玩家为什么那么厉害,首先他们大部分玩家刚开始玩的时候就是先练基础招的。原本我以为欧美玩家是不练基础招的,但是最近我才了解到他们的基础招玩得也不算差。而我了解到国内的情况是很少人刻意去练过基础招。

那什么是基础呢?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一说练基础,很多人都清楚用鼓型悠悠球练习是比较好的,但是这里新手经常理解错的是,练基础就是去练2A的说法。这里强调一下,“悠悠球基础≠2A招式!” “悠悠球基础≠2A招式!” “悠悠球基础≠2A招式!”,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别再搞错了。

其实悠悠球最开始的时候1A和2A组别,只是单纯单手组和双手组别。单手组别的花式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回转花式,但随着球的性能提升和时代的发展,逐渐才变成现在的1A和2A组别。或者这个原因,所以才会让新玩家觉得基础招就是2A招式。下面我们可以看看以前的单手组别大概玩的是什么招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基础”招式的确需要删改,不再适合做基础招式系列当中,但无论怎样发展。单手的基础回转花式不应该放弃练习,对悠悠球技术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实“基础招”是有分单手和双手花式的。很多玩家都没听过,或者忽视了双手的招式。这里就不详说了,不是今天的重点,以后文章再作介绍。

这么多年,基础招教学有很多,但质量就不敢恭维了,很多基础招教学示范的那个人就已经玩得不标准。有一个叫做Yotricks的组织做的视频教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数目较多和全是英文解说没字幕,所以暂时没搬运过来,日后有机会再搬吧。

所以今天只能发2个比较经典的“基础招”视频,让大家参考一下。但因为部分年代久远,所以有些东西未必在当今有用。例如下面这个“悠悠球高手之道”里面的,尼龙轴承现在已经淘汰了,基本没有球会再装这个;还有离合器悠悠球,本人觉得就是一样失败的发明产品,属于黑历史。大家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就好。尤其是“悠悠球高手之道”不亏是经典中的经典,从绳子长度和绑手指之类的细微东西都有介绍,值得新手一看。

随着时代发展,不一定要用鼓球练习基础招(最好还是用鼓型),但最起码要用一些能直接回收做到回转花式的球练习,如第二个视频“yoyojam基础招教学”里面的悠悠球所示。


这里补充要说的是,并不一定要死练完“基础招”之后才能学习更高级别的招式。练基础招的目的是把每个细小的动作都要做得标准,不是动作学会了,就是把基础招练会了这个年代,靠悠悠球的性能,即使不练基础也能玩到不少花式。举个例子,虽然有些人用超宽蝶型悠悠球能做“Eli Hop(弹射)”,“Hidemasa Hook(甩绳1.0)”,但是换上了鼓型球,就完全做不出来,做到一半会回收打回来之类,甚至有的玩家用鼓型球连“Trapeze(登录月球)”也要做很多遍才能做出来。这里最大的原因就是根本没真正的掌握相关招式,只是单纯的依靠新型悠悠球的性能而做出来的。

招式能做得出来和做得标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练好基础招式。



招式玩得标准

招式玩得标准才是练基础招的最终目的。为什么强调玩基础招的重要性,就是为了以后玩招都可以玩得“标准”。这里说的“招式玩得标准”并不单单指“基础招”玩得标准,而是玩什么组别,什么悠悠球招式,都需要玩得“标准”。

什么是“标准”?“标准”现在还没有很官方的说法和解释,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会有不同。本人理解的“标准”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扎实,做出最好看的基础招。如何做到“标准”,本人也总结了几点比较重要的因素。因为没有官方的“标准”动作视频,本人推荐的玩家是Hajime Miura,无论是哪个组别,他的动作都非常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他近年的视频,感受一下“标准”的动作。

手势

手势包括握球资质;发球姿势;用哪个手指或哪个部位接哪条线;手指的角度;做招时候手的高度;做招时候两个手移动的距离;等等因素组成。例子:在做“登录月球(trapeze)”这招的时候,两个手的动作是否只保留了食指部分,上线的时候是否使用的是食指,是否发球手的水平高度是否高于另外一只手,等等。

绳子直

“绳子直”可以说是最直观的体现出动作“标不标准”的一大依据。这里说的“绷直”并非单单指绳子是笔直的,而是玩的时候干净利落,体现出来的绳子直。任何时候,玩球保持在“绷直”的状态是很重要的,“绷直”让招式看起来更加清爽,更加简洁。为什么不同的人做相同一样的动作,有些人做出来的效果会比较好,例如甩绳圈的时候,绳圈很清晰漂亮,不会卷在一起,也是一种“绳子直”的表现。“绳子直”出了做出来的效果比较漂亮之外,也能更加容易做出高难度的招,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能弄懂,如果你绳子是乱的,卷在一起,做招也不会舒服。

绷直(左边),没绷直(右边)

绳子比例

绳子比例很好理解,就是同一个招,在做招时候取决的绳子比例将会影响招式的观赏性,有时甚至还会影响影响后续的招式。

登陆月球示范

这张图片可以更加容易理解“绳子比例”的意思。上面图片中,左右都是做“登录月球(trapeze)”,但是上线后的绳子比例不同,而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个人认为左边的效果更加“标准”,看起来也比较好看,相对于右边的登陆月球,左边的登录月球接着做其他招会更加顺畅。这里只是一个小例子,大家可以是否看看自身的“绳子比例”是否达到最好的效果。很多玩家在学习招式的时候,因为不注意“绳子比例”这个问题,即使把招式动作学会了,做出来的效果也跟原版截然不同。



先全科,后专科

“先全科,后专科”其实是一个医学用词。而我这里的意思是,建议玩家在练会悠悠球一些基础后,应该接触一下所有的组别后,再决定自己要主攻的组别。

可能一些玩家即使玩了很多悠悠球,可能也就只是一直在接触1A,并没认真的尝试过其他组别。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1A是主流玩法,也是比较容易上手的组别;二是其他玩法想入门相对难找到相应的教学,从而放弃。

为什么要接触所有的组别呢?接触所有组别好处有很多,但最主要的目的是有以下几点:①更加全面的了解悠悠球玩法;②多种玩法能放松主力玩法,有益于思维互换发展;③某个组别可能才是玩家真正强项的组别。

下面我们就详细的解释一下

①更加全面的了解悠悠球玩法:全部玩法接触之后,让玩家了解到悠悠球不是单单只有1A玩法。全面了解悠悠球的每种玩法,感受各组别的特点,这些组别有些时候是可以互补的。另外一提,日本玩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把所有组别的基础学习一遍。

②多种玩法有益于放松主力玩法,思维互换发展:有时候一种玩法长时间的玩下去,容易使人觉得疲倦,枯燥。即使有些想象力丰富的玩家,长时间玩一种组别,也感觉创不了招,脑袋很辛苦。这时候,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玩法,而忘记主力玩法,这对放松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个人建议,不管你主功什么组别,都应该找另外一个组别当副业,即使这个副业玩得不好,这有助于悠悠球技术的进步。

③某个组别可能才是玩家真正强项的组别:很多玩家就拼命的练习1A,而且感觉好像不太如意,总觉得技术不如别人。其实,你有没想过,其他组别才可能是你擅长的组别?就像上学一样,有些人语文很厉害,有些人数学很厉害,有些人英语很厉害,这是同样一个道理。也许你的“擅长科目”并不是1A,换一个组别,或许你会玩得比现在更好也说不定。事实上,从1A“转行”到其他组别而发挥更好的玩家例子有不少,其中不少已经在“全国赛”中证明了自己。个人建议,当接触完所有组别之后,找一个自己玩得最顺手,兴趣比较大的组别发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选择自己的属性

这个问题可能大家就看不懂了,“属性”这个词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词,也是我多年来观察总结得来的经验。平常有看动漫,或者有打游戏的朋友对这个词可能会比较好理解。这个属性,像“精灵宝可梦”里面的精灵属性;也像“王者荣耀”里面的英雄角色;更像“全职猎人”里面的念能力系统。简单解释就是“火属性”的你应该多学一些火系招式;擅长打“射手”的你就不要选坦克;“强化系”的你,就不要跑去学操作系的念力。当然,如果你非要去做,也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你喜欢。

那我们还回到悠悠球上说吧。有很多玩家都喜欢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选手,这无可非议。有些玩家会花很多心思学习那些他们喜欢选手的招,力求玩得一模一样。我并不反对大家学习自己崇拜的玩家的招式,但是,你有没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招式适合你玩吗?这里,我说的“适合”,不是指难度,而是我上面说的属性。例如,你喜欢Mickey这样“走线类”的玩家,但是你并不擅长玩走线,而且还很别扭,但你却能很流畅的可以玩Yuuki这类“搭线类”的招,为何不多学习自己擅长流畅的招呢?

全职猎人里面对“念能力”的解说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在悠悠球学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念能力分为六大系,分别为“强化系”、“放出系”、“变化系”、“操作系”、“具现化系”和“特质系”。由于每个人资质、性格和成长环境不同,所属的系也不相同。人们可以轻易练成所属系的念能力,而非所属系的念能力则不易修得。具体难度可参见六系图,离自己所属系越远的系越难修成

全职猎人 念能力图


为什么我说悠悠球“属性”更像是猎人里的念能力呢?因为本人觉得悠悠球里面也有特质系。有些选手的招式是其天生而成的,不是说你模仿就能模仿到的。虽然你有可能花极大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最终学会,但我觉得还不如专心的发展你的所长,这样或许会来得更加实际有用。特质系的玩家就不逐个举例了,这里就说一个:Polo Garbkamol

跟全职猎人不同的是,悠悠球玩家的“属性”应该不只有六项,也无法预测。这里有个建议给大家,找到自己的“属性”,多尝试不同玩家的招,哪种类别的招比较容易上手,或者做得特别流畅好看的,通常就是那个“属性”了。有一点重要的要记住,即使找到“属性”,也不要单看一个玩家的视频,应该找多几个同类型玩家参考学习。

我曾经见过一个玩得不错的玩家,本觉得他可以玩得很好,能玩出自己的风格,应该会成名。但是他却过分沉迷Takeshi Matsuura的1A招,非要在自己招中硬加其元素,结果玩得不伦不类,技术也停滞不前,实属可惜。

多看最新的视频,多看不同玩家的招式,扩展自己的视野,不要只集中在个别玩家,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并不反对大家“抄袭”其他玩家的招,但是起码你要抄对吧?很多玩家都是抄“最火”的那些玩家,某年抄Takeshi,某年抄Toru,现在抄Imai,有想过这些人真的适合你的“属性”吗?其实有更多好的玩家,即使他们不出名,但确实玩得很好,说不定就是明天“最火”的玩家,为何不趁早学习他们的概念?



这是“学习悠悠球”的第一篇文章,这里只是想告诉大家几件事

基本功很重要

招式要做标准

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玩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招式发展方向


以后有机会再写一下更多学习的方法和内容

最后,感觉大家阅读到这里


关于学习悠悠球 - Episode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