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消失的她》之后,《我经过暴雨》又上映,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最近关于男女对立的话题一直很多,背景是男女平等逐渐达成共识已经互联网的使用,《消失的她》和《我经过暴雨》选择了家暴的题材,家暴者都为男性,被害者皆为女性,这两部电影仿佛抓住流量密码,收到很多关注,但也有很多问题的产生,即男女对立的加剧。不少观众看完表示“厌男”,因为这两部电影可能带给观众一种误解:男人都是只会动手的fw,女性都是受害者,实际上现实中女性家暴男性的比例同样高。为什么会变成男女对立的加剧?我认为原因在于现在社会背景下本存在的男女对立和情绪,主角不在是个例,他的身份不再是某某某,而是男人,这让互联网本就存在的男女对立加剧。不少女性观众看完后会有受害者心理,实际上男女朋友相处过程中必然存在矛盾和磨合,但看完后会自觉代入受害者心理,有一种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感觉,把矛盾当成家暴,最终导致关系不合和离婚。一定要指出的是,家暴题材的选择一定要谨慎,不要把个例当成常规,尤其是现在男女逐渐对立的时候,诚然这种题材会受到很多关注,因为受到关注的题材往往都是有zz因素或者关系到群众心理的,家暴题材在反家暴运动广泛开展的现在确实可以起到保护女性反家暴,但重点是反家暴,而非反男,否则只会导致男女对立,为了稳固社会情绪,在叙事方面更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