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通过举例证明徐工千吨级起重机和中联千吨级是否为抄袭

2019-06-14 23:45 作者:LTM11600  | 我要投稿

        我说过徐工是抄袭,有人认为我是慕洋犬。确实,我没有列过什么详细的证据说明我的观点,由于主流观点相悖,当然不会有多少人相信我。现在我举几个例子区分中联和徐工的千吨级起重机是否是抄袭。

       首先看徐工的千吨级起重机。目前徐工的千吨级起重机出过3款,QAY1200,XCA1200和XCA1600,其最大起重吨位分别为1200吨,1200吨,1600吨。

       先说QAY1200。通过百度搜索工具得知此型号在2010年诞生(相关消息在2010年出现)。但其全面抄袭LTM11200。LTM11200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发售。

QAY1200(来自徐工官网)
LTM11200(来自铁甲网)

两车的臂头几乎一模一样:

徐工的
利勃海尔的
也是利勃海尔的

这相似度我就不说什么了。

还有伸缩臂支撑结构,大家可以自行比对一下。

QAY1200
LTM11200
较为h'jiao

较有意思的是回转轴承上面的结构。

徐工的
徐工的

(图片糊了,可能是年代问题)

利勃海尔的
这是其模型

可以看出徐工进行了一定的简化,懒?

超起也有类似现象:

徐工的
利勃海尔的

其他的我就不说了,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有一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验证。

      还有XCA1200和XCA1600。

XCA1200

XCA1600

看似变了很多,实际上是典型的换汤不换药。

两车虽然车轴分布不同,但转盘及转盘以上的相关设施没有大改动。

XCA1200
 
XCA1200 车轴分布
XCA1600车轴布局

(图又糊了)

LTM11200车轴分布
XCA1200盘中间是,跟之前的一模一样,而XCA1600虽然是单轴,但其空间明显能放两轴。相当于丝毫未改。

这是XCA1600的支腿加强筋。

这是XCA1200的支腿加强筋。

这是LTM11200支腿加强筋。

这张更明显。

真像啊(手动狗头)。

徐工为什么要做一段副臂架在主臂之上?因为它主臂只有7节。

到第一个带安装孔的臂头是四节,之后三节

XCA1600也是七节,还是那个数法。

XCA1600的臂头
XCA1200明显七节
XCA1600也是七节



而利勃海尔有八节。

所以利勃海尔所需要的是这么一截副臂:

因此徐工那段副臂不是什么“创新”,而是主臂短了。。。

我认为八轴不会带来多少方便,反而提高运输车的负担和提高对路面强度的要求,更何况底盘好像也是奔驰造的(起重机去追求卡车性能而不去优化结构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徐工是在忽悠人。

       下面看中联。其实中联也抄袭特雷克斯,但很低调,并不大加宣扬。我只写中联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也是最能体现中联创新精神的一种起重机。

      其实刚看到QAY2000我想到了这货:

LG1750
这是QAY2000

实际上有很大不同(中联很圆润)。

       LG1750支腿采用的是传统矩形截面支腿,相当于是超大号,但中联的支腿上表面是半圆。众所周知,用料相同时圆管承重性能优于方管,所以这不但不是抄袭,还应该是一种进步。

       不仅是支腿,中联要研发的2000吨级起重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中联自己研发的。

比如支腿加钢索,

比如2000吨级主臂用的油缸,

比如9+3轴布局和独一无二的超起,还有配重和起重机承重结构。

然而中联并没有得到多少赞誉,还有人说“人们就是去买利勃海尔也不会买这东西”,但这也许应该对徐工说。

吃瓜群众也许只知道徐工造出了4000吨级起重机,但没考虑到这是双臂。

而利勃海尔的3000吨级却是单臂。

徐工说自己能人机交互,但利勃海尔也能测出相关数据。

示意图好丑

利勃海尔9桥承重208吨了解一下?只用中联2000吨12桥不是吗?

利勃海尔不折叠臂了解一下?

利勃海尔能连续装完一片区域的发电机,转场只需卸配重,比徐工更省事。LTM11200最高时速75km,XCA1200最高时速80km,就算加上运输时长也不会快多少,请问徐工有什么底气说“类似竞品,最多完成一半数量的风机吊装”?

所谓的徐工
不想说什么

结构上抄袭其他千吨级起重机,却在搞人机交互和地盘通过性,这些搞得再好对于起重机来说有什么大用?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徐工老说自己是世界领先,但为什么日本松浦重機买的是LTM11200而不是徐工的?

这是2018年11月,此时XCA1200已有模型

      徐工的大吨位起重机,除了中国,有多少人买?到目前为止,我国千吨级起重机外国人没买过一台,而外国千吨级我国却已买多台,如果真的是领先,为什么没人买?

      比它还能原创的中联都几乎没说什么,徐工有什么资格称“全球领先”?

      我从未见过如此****之人。

通过举例证明徐工千吨级起重机和中联千吨级是否为抄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